EN
https://www.gov.cn/

爭分奪秒 溫暖過冬——吉林延邊加快推進災後重建工作紀實

2016-09-26 10:1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9月26日電(記者宗巍、姚友明)秋分過後,一天涼過一天。圖們江畔,一片片金黃的水稻,也迎來收穫時節。

20多天前,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場超大洪水,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眾志成城,科學調度,確保沿江群眾生命安全。洪水過後,延邊州爭分奪秒展開災後重建,通水通電,修路建房,讓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罕見洪災 安全轉移

8月29日11時至9月1日14時,受颱風“獅子山”影響,延邊州強降雨持續近100個小時,全州平均降雨量近150毫米,接近全年降雨量25%,其中圖們市、延吉市降雨量超過歷史極值。

“降雨造成水位暴漲,圖們江500多公里全流域高水位運行。”延邊州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郭明哲説。其中,海蘭江流域8座中小型水庫全部超汛線和警戒線,嚴重威脅沿岸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一組歷史數值對比清楚記錄下洪水來臨時的凶險一幕:圖們江開山屯段,歷史最高流量每秒不到3000立方米,8月31日達到每秒5250立方米,遭遇100年一遇洪流,上遊南坪段更是遭遇200年一遇洪流。南坪鎮水文站站長龔再陸撤退之前記錄的圖們江水位是8.26米,是1956年以來的最高值。

山路遠、位置偏、轉移難,面對這些不利條件,延邊州提早轉移群眾,克服重重困難,將沿岸危險區域群眾全部轉移到高地,並安排專人24小時盯守,避免有人再次返回家中時遭遇危險。吉林省抽調氣象、水利等專家組成團隊奔赴一線指揮調度,蒐集一線信息,科學研判,準確調度。洪災中,共有5萬多名沿江群眾實現安全轉移,沒有出現一人死亡。

儘管洪峰有驚無險通過圖們、琿春等沿岸市區,卻對一些鄉鎮帶來巨大衝擊。南坪鎮8個村子7個被淹,72歲的南坪村村民金春珠説,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洪水。回到村裏後,地上淤泥20多公分厚,五六戶房屋倒塌,房屋外墻上過水痕跡近2米高,村裏一片狼藉。本次洪災共造成延邊州8個縣市50個鄉鎮受災,200多戶房屋倒塌,2000多戶房屋嚴重受損。

黨旗飄揚 團結一心

進入9月下旬,圖們江畔的一片片稻田正在由青變黃,農戶也更加忙碌起來。一邊是災後重建的緊張,一邊是準備收穫的喜悅。走在一些村子裏,還能見到洪水留下的痕跡,修整重建工作已經展開。站在施工的鏟車旁邊,龍井市富裕村村民鄭春植説,有黨員幹部帶頭,新房子很快就能建起來,對冬天並不擔心。

這些年來,針對一些地區“空心村”多等特點,延邊州開展“邊陲黨旗紅”“共産黨員服務城”等活動,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和向心力,黨員服務群眾意識明顯增強,服務本領不斷提升。

洪峰來臨前,一批批胸帶黨徽的黨員衝在前面,挨家挨戶通知,帶領群眾緊急轉移;洪水過境時,一個個黨旗飄揚的村部,成為群眾扎堆的安置點;災後重建中,廣大黨員幹部更是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此外,60多年來延邊州形成的民族團結傳統,鑄就一起抗擊洪災和災後重建的共同信念。在和龍市崇善鎮古城村,400多名群眾緊急轉移到鄰村後,群眾同吃一鍋飯,同住一間房。洪災中,龍井市子洞村黨支部書記于洪波背出了好幾名80多歲的朝鮮族老人。災後重建時,他又衝在第一線。他説,平常就像一家人,災難面前更要一條心。

晝夜兼程 全力重建

抗洪階段性勝利鼓舞人心,但災後重建更為緊迫。颱風一過境,延邊州馬上召開災後重建工作會,成立災後重建領導小組,下設11個專項工作組,涉及災區群眾生活保障、水毀房屋重建、交通設施修復、電力通訊搶修、農業生産自救等多個方面,工作組組長均有州領導擔任。

延邊州提出確保做到“五個有”,即確保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可靠住處、有乾淨水喝、有病及時醫治,要實行政府救助和受災群眾自救相結合的辦法,妥善安置滯留受災群眾。

9月9日上午,延邊州首批水毀房屋重建工作正式啟動,確保10月底前完成844戶房屋維修和1564戶房屋重建工作。

連日來,在記者走訪的龍井、和龍、圖們、琿春等受災嚴重地區,道路交通已經恢復,飲水安全得到保證,房屋修復重建工作有序展開。奮鬥在一線的人員表示,入冬前讓所有受災群眾都有房住。

洪災中,大量稻田被沖毀,全州絕收面積近1萬公頃。眼看要收穫,遭遇突來天災,很多農戶難免悲傷。在受災嚴重的南坪村,很多村民表示,房子可以再建,莊稼可以再種,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吉林省一些幹部群眾認為,在抗擊大風、大雨、大險中,涌現出一批敢於擔當的典型和感人的故事,展現出黨政軍民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的精神面貌,對新一輪全面振興發展中的吉林省來説,這是一筆難得的精神財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