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全州:昔日湘江血戰地 而今踏步奔小康

2016-10-01 20: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寧10月1日電(記者 唐榮桂)“我種了十來畝巨峰葡萄,畝産值約有1.4萬元,除去成本,今年應該有10萬元的純利潤。”廣西全州縣枧塘鎮芳塘村委瓦窯崗村民王海平看著挂滿枝頭的葡萄,心裏美滋滋的。

在芳塘村,種植巨峰葡萄的塑料棚隨處可見,葡萄種植面積達到了11000多畝,村民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8萬元,不少村民在外面購買了商品房,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枧塘鎮幹部唐怡説,當地政府依託瓦窯崗萬畝巨峰葡萄種植核心示範區,打造集休閒、觀光、採摘、銷售于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走廊。這條10公里的特色走廊,促進了沿途巨峰葡萄、香瓜、大蒜、金槐等農産品的産供銷一體化,為當地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枧塘鎮是全州縣發展産業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作為紅軍長征中湘江戰役主戰場之一的全州縣,在長征精神的激勵下,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決勝脫貧攻堅,昔日的戰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州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王本瑛介紹,全州縣有著光榮的紅色傳統,多數鄉鎮留下了紅軍的足跡,紅軍突破湘江的主要渡口大多在當時的全州縣境內。

“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魚,河底遍屍體。”紅軍作家陳靖的詩句描述了當時湘江戰役的慘烈。在全州的覺山鋪、鳳凰嘴渡口文塘等地,中央紅軍浴血奮戰,最終突破“第四道封鎖線”。

王本瑛説,全州縣近年來對境內的紅軍長征遺跡進行全面保護和開發,投入1000多萬元對湘江戰役舊址進行保護修繕,正在建設紅軍長征三過全州紀念館、覺山鋪阻擊戰、鳳凰嘴渡口、文塘突圍戰紀念園等“一館四園”。

全州縣是廣西的産糧大縣,其出産的禾花魚遠近聞名。全州縣創造出“稻-燈-魚-菇”生態高效循環農業模式,促進農民增收。農民在水田種植水稻,田間裝上誘蟲燈殺滅害蟲,稻田下放養禾花魚,害蟲撲燈掉落水裏成為魚食,水稻收割後稻草作為基料種菇,收菇後菌渣還田培肥土壤。

在紹水鎮,村民趙祖金和6個農民成立了一個“全州縣紹水鎮洛溪水稻種植合作社”,種植水稻220余畝。“種一畝田可以收穫700公斤左右稻穀,收入1000多元,養禾花魚一畝最少也可以收25公斤,這裡又有1000多元收入,收完稻穀後再種雙孢菇,一畝可以收2500-3000公斤,除去成本,一畝可以收入15000元左右。”趙祖金掰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目前,紹水鎮採用‘稻-燈-魚-菇’模式耕作的農田有2000多畝,這樣的‘萬元田’約佔全縣的十分之一。

全州縣委書記林武民説,全州縣不斷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産業,推進金槐、禾花魚等産業規模化、標準化和集約化經營,現已建設20多個300畝以上的特色産業基地、110多家特色農産品加工企業,帶動群眾增收奔小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