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訪:“一帶一路”是一種互利的合作方式——訪匈牙利漢學家郝清新

2016-10-05 16: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布達佩斯10月5日電(記者 楊永前)“‘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與各國之間開展合作的新方法,是用一種互利的方式去進行合作,”在匈牙利羅蘭大學文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成立之際,該研究中心主任、漢學家伊姆雷·豪毛爾(中文名:郝清新)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作為匈牙利漢學界知名學者,除了“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外,郝清新還身兼多職:羅蘭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遠東學院院長、中文系主任以及孔子學院院長。“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源於他本人的倡議。

郝清新説,成立“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獲得羅蘭大學的大力支持,“相關的研究不僅涉及到中文系、阿拉伯語系、土耳其語系和蒙古語系,而且和古絲綢之路研究聯絡密切,我們希望各方面專家一起參與”。

“‘一帶一路’是現代的,絲綢之路是古代的,”他説,“我們不僅要研究‘一帶一路’,同時也依靠現有的良好學術傳統,從現代的角度去探究古絲綢之路。”

郝清新介紹,匈牙利一直重視中亞地區的研究,這一領域的許多學者都出自羅蘭大學。匈牙利民族認為自己來自於亞洲,曾有許多匈牙利學者去中亞尋根。“懂土耳其語、維吾爾語等語言的人在羅蘭大學也不少,羅蘭大學的相關專家甚至比西方大學的專家還要多。這是我們的長處,我覺得完全可以和‘一帶一路’研究結合起來,我們可以作出自己的貢獻,”他説。

據介紹,羅蘭大學和匈牙利塞格德大學正在向匈牙利科學院申請科研項目,專門研究“一帶一路”和絲綢之路課題。項目組一旦成立,將匯集近10名科研人員,包括考古學家,以及土耳其語、藏語和維吾爾語等語言專家。郝清新透露,項目組在5年之內拿出成果即可向匈牙利科學院申請進一步資助。

談到“一帶一路”建設對於匈牙利的意義,郝清新指出,“一帶一路”會使匈中兩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關係更加密切。郝清新尤其對兩國在教育領域的合作前景充滿期待。他説,匈牙利歡迎更多中國學生來羅蘭大學等匈牙利高校讀書,也希望有更多匈牙利學生去中國學習語言和專業知識。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