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故宮博物院舉行10月10日院慶日系列活動

2016-10-10 22:03 來源: 文化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6年10月10日是故宮博物院院慶日,為推動“平安故宮”工程的有力實施,故宮當日通過開展太和殿消防實兵演習、拆除彩鋼房等活動,迎接建院91年華誕的到來。

太和殿舉行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最大規模消防實兵演習

故宮的古代建築形式絕大部分為木質結構,防火工作具有複雜性和嚴峻性,消防安全壓力巨大。定期舉辦消防演習,做到“滅早、滅小、滅初起”,從編制防火預案到定期組織演練等環節入手進行集中整治,能有效提升防火能力,確保古建築安全。

太和殿消防實兵演習現場。文化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 攝

當日上午10時10分,“10·10”消防實兵演習正式開始。演習假定太和殿遭到雷擊,悶頂內發生“火災”,安全監控中心值班人員通過視頻監控發現火情,開放管理處現場工作人員發現有人員被困,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其迅速通知消防處值班員,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電話,並組織現場觀眾進行疏散。接到報警後,故宮博物院微型消防站、應急小分隊和三支志願消防隊人員迅速集結趕往火災發生地點,按照應急預案,撲救初期火災,之後,公安消防官兵、駐院武警中隊和派出所人員對太和殿區域設置警戒線,劃定警戒區域,奮力撲救火災,並對搶救出的文物實行嚴密保護,禁止無關人員進入;120醫務急救人員趕赴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並送往醫院。演習全程持續近1小時,獲得圓滿成功。參加消防演習的共有來自故宮博物院、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天安門消防監督處、武警北京總隊二師第十支隊七中隊、故宮派出所等5家單位,共計包括故宮博物院員工、現役官兵和專職隊員約500人。

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政委夏夕嵐向故宮消防中隊贈送“故宮消防衛士”光榮匾。文化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 攝

演習結束後,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政委夏夕嵐向故宮消防中隊贈送了“故宮消防衛士”的光榮匾。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10·10”消防實兵演習,是故宮博物院近年來開展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消防實戰演練。演習的圓滿成功,檢驗了故宮博物院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成果,展現了故宮博物院安全保衛力量與公安消防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聯勤聯動、快速反應、協同作戰,降伏火險災害及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處置能力。

故宮博物院每年都要定期舉辦實戰性質的消防演習和業務技能比賽,並曾24次被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評為“消防工作先進單位”。此外,還通過舉辦消防運動會,使故宮博物院全體員工了解和掌握消防知識。

彩鋼房拆除還原故宮古建築風貌

自2013年“平安故宮”工程啟動以來,為消除嚴重安全隱患,提升參觀環境,故宮博物院已經開展了三年整治工作。此前為了緩解辦公用房、接待用房、科研用房、文物庫房、食堂等房屋使用的緊張情況,故宮博物院曾經先後修建了59棟彩鋼房以及建設了一些與整體環境不協調的臨時建築,分佈在故宮古建築群內。這些建築既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又嚴重影響環境景觀,需要及時將這些聚苯材質的彩鋼房拆除。故宮博物院自2012年著手對院內彩鋼房屋等臨時建築進行整改和拆除。截止到2015年11月,已經完成的聚苯材質彩鋼房拆除共計55處,總面積為3040.72平方米。

此次拆除的彩鋼房位於乾清門區域,寧壽門區域,以及南三所區域。其中,乾清門與寧壽門區域彩鋼房均為對外經營臨時用房,該房屋佔用門內左右兩側區域,拆除後將恢復乾清門與寧壽門古建原貌,有利於古建築梁柱和屋頂的保護,更全面地展示古建築風采,擴大觀眾參觀遊覽的空間,為該區域觀眾導引創造便利條件。南三所彩鋼房原為故宮博物院展覽部臨時辦公用房,彩鋼房建築與周圍環境不相協調,拆除後將恢復南三所區域古建築原貌、提升院容環境,減小辦公佔地面積,為即將開展的南三所古建築群修繕創造條件。當日上午9時許,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北京市文物局等有關單位領導,以及新聞媒體等見證下,故宮博物院拆除了位於上述區域的彩鋼房建築。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紫禁城自1420年建成至今的600年間,共發生火災近100起,防火工作可以説是故宮博物院安全工作的第一要務。位於乾清門和寧壽門兩側的彩鋼房與古建築連接較為緊密,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在此次拆除清理完成之後,將恢復該區域古建築的原有風貌,還原歷史信息,為實現進一步擴大開放面積打好基礎,進而全面提升故宮世界文化遺産的完整性、真實性、和諧性。故宮博物院伴隨“平安故宮”工程的推進,決心於明年上半年全部拆除故宮博物院內原有的3600平方米彩鋼房建築和11200平方米其他臨時建築,共計14800平方米,使紫禁城內只有古代建築和部分經過文物部門批准恢復的傳統建築。使觀眾看不到任何影響古建築群風貌和安全的現代臨時建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