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首個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成功創建

2016-10-11 09:23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幾天前,記者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水鎮萬勝壩村的莼菜基地裏看到,工人正通過田間的數字化設備,詳細地採集即時的光照、風力、水溫等信息。

“以前村民種莼菜全憑經驗,如今我們用科學數據作標尺,指導大家用標準化生産體系種莼菜。”潘婆婆莼菜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潘慧仲介紹,使用莼菜綜合標準化生産體系後,今年莼菜畝産提高220公斤,畝增效益2400元,農戶戶均收入達3萬元。

自2013年啟動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創建以來,石柱以標準化為抓手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圍繞辣椒、黃連、莼菜、兔子四大特色産業,大力開展農業綜合標準化的實施、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今年8月,石柱縣通過國家專家組驗收,成為我市首個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

33個鄉鎮示範産業的新技術、新標準、新方法應用覆蓋率達100%

“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示範縣,要求建立健全一套涵蓋農業生産各個環節的標準體系。”石柱縣副縣長陸俊昌説。

如何創?

“我們從縣域標準體系、核心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體系出發,建立起石柱農業標準綜合體的核心構架。”陸俊昌介紹,為鼓勵和激發試點龍頭企業的積極性,縣里落實了創建工作專項經費200萬元,並投入3.4億元用於建設標準化示範基地,組建技術指導專家團隊,培育了標準化人才200余人。

石柱還建成通用基礎、綜合管理、安全監管、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類標準子體系5個、産業標準綜合體4個,制定技術操作規程、工作規範、農産品質量安全工作規範等管理服務標準218個,申報地方標準6個,指導13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制定管理規範和企業標準50余個。

截至目前,石柱33個鄉鎮示範産業的新技術、新標準、新方法應用覆蓋率達100%,標準進村入戶應用率達95%,示範輻射率達62.7%。

四大特色産業同比新增效益1.44億元

在黃水鎮的黃連種質資源圃裏,種植有“日本黃連”“峨嵋野生連”“石柱味連”等43個不同産地的黃連品種,用於開展黃連標準化良種選育、肥效品比試驗、病蟲害防治等。

“在這個資源圃的科學選育下,我們建立了黃連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4000畝,示範帶動全縣5萬畝黃連基地實現標準化生産。”黃連種質資源圃的負責人介紹,黃連産業實施綜合標準化建設後,農戶收入顯著增加。今年黃連畝産由200公斤提升到250公斤,畝增收4000元。

潘婆婆莼菜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實施莼菜産前、産中、産後綜合標準的重點企業。目前,該公司在莼菜品種選育、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已成功繁育新品種(X1、W1)2個,提純復狀莼菜良種5個,研發食品、美容護膚品、養生保健3大類28個莼菜産品,申報60項專利技術。

和這些特色産業一樣,石柱在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示範縣過程中,農業標準應用規模不斷壯大,農業産業扶貧效益大幅提高,農産品知名度得到明顯提升。

目前,石柱辣椒、黃連、莼菜、兔子産業核心示範區的農業綜合標準應用率100%,推廣應用區農業綜合標準應用率達85%。2015年,辣椒、黃連、莼菜和兔子四大産業同比新增效益1.44億元,種植戶戶均增收1080元,養殖戶戶均增收1130元,帶動了1.1萬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農旅融合打造“康養石柱”

9月20日,在2016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重慶香山旅遊峰會上,中銀匯金産業投資基金(集團)有限公司與石柱簽約,將投資30億元在石柱打造中國(西部)國際生態醫療健康産業城,拉開了石柱康養休閒生態旅遊轉型發展的序幕。

“今年7月,我縣提出建設‘全國著名康養休閒生態旅遊目的地’。”陸俊昌介紹,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成為支撐該縣康養産業發展壯大的基礎之一。

在農業綜合標準體系的推廣應用中,石柱採取山、水、林、田、路等綜合配套設施建設與標準化應用同步推進,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另一方面,該縣在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過程中,加速了生態康養旅遊同農業産業的有效融合。

以大黃水旅遊産業為例,1.3萬畝莼菜種植區不僅是全國最大的莼菜生産基地,也是大黃水旅遊的觀光體驗農業示範區;以魚池片區為主的蓮藕産業,成為全縣鄉村旅遊荷花觀光區;以西沱片區早熟水果為主的生態水果園、以沙子片區高山蔬菜為主的體驗農業園等14個項目,成為大黃水旅遊的有力支撐……

下一步,石柱還將加大農旅融合力度,打造系列康養休閒旅遊産品,如,以莼菜、山珍、森林食品、土家美食為主,打造“食養”系列康養産品;以重慶醫科大學康復醫院(黃水院區)為基礎,以黃連中藥材精深加工為重點,引進醫學機構和養老機構打造“醫養”“療養”系列産品;依託黃水旅遊區大力開發避暑休閒地産、老年公寓,打造度假物業“住養”系列康養休閒産品……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