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科學家破解糖尿病治療藥物二甲雙胍作用機制

2016-10-12 15:3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廈門10月12日電(記者 尚昊)糖尿病人對“二甲雙胍”並不陌生,這是目前全球治療糖尿病的“明星”藥物。但是,這種藥物降血糖的作用機理是如何發生的,卻一直是個科學之謎。

近期,廈門大學林聖彩教授課題組的一項研究破解了這一藥物的作用機制,從一個視角解決了科學界長期以來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10月11日,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細胞》子刊《細胞—代謝》上,題為《二甲雙胍通過溶酶體通路激活蛋白質激酶AMPK》。

據介紹,二甲雙胍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是一種近百年的老藥。自問世以來,它便以臨床上的優異表現躋身為糖尿病治療領域的王牌藥物。但是,近百年來,人們只知道二甲雙胍可以降低血糖,但是對其作用機理卻一直沒弄清楚。此前,科學界也有零星報道,但是缺乏科學有力的證據。

林聖彩教授課題組長期從事細胞信號轉導的研究。在近期研究中,他們意外發現,二甲雙胍降血糖的作用機制的信號通路,竟然是一位自己多年來研究的“老朋友”——AMPK信號通路。

林聖彩介紹説,AMPK蛋白質激酶是細胞中調節多種代謝途徑、維持能量平衡的重要分子。二甲雙胍的諸多藥效正是通過激活AMPK才得以實現。他們發現,二甲雙胍是通過AMPK體內的一種名為“v-ATPase”的蛋白質複合體來啟動一系列細胞內分子的集聚、相互作用及其結構變化,從而實現AMPK信號通路的激活。

據介紹,這一研究將為II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藥物研製提供新的靶點和方向。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