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綦江:守住紅色的根 挖掘綠“金礦”

2016-10-14 12:2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重慶10月14日電(記者 谷訓)重慶市綦江區石壕鎮,有一座紅軍橋橫跨于山間河流上,青瓦、木梁、石基,歷經歲月,堅實依然。這座建於清同治年間的風雨廊橋,因中央紅軍長征經過而得名,歷經烽煙歲月直到今天,見證了石壕人把“高遠冷窮”的革命老區建設成為休閒度假勝地的新征程。

就在距離紅軍橋不遠的石壕鎮萬隆村,入秋後的花壩度假區依然繁花似錦。這裡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曾經的高山無人區,現在成了驢友徒步和露營的天堂。走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中,追憶81年前紅軍長征過石壕的情景,石壕鎮人大主席趙婭梅不禁感慨,紅軍播下的革命火種照耀今人,山鄉才會有此巨變。

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攻克黔北重鎮遵義,川軍大部隊隨時可能從川南逼近,威脅遵義。1月15日,紅一軍團一師二團進駐綦江羊角鄉,監視駐紮于渝黔邊境的川軍。就在國民黨軍隊倉皇應對之際,中國共産黨于1月15日至17日在遵義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後,由周恩來等率領的紅一軍團從貴州松坎進佔綦江石壕,作佯攻重慶之勢,牽制川軍兵力,然後迅速轉道赤水,為四渡赤水製造了寶貴戰機。

當年,紅一軍團便是跨過這座風雨廊橋進駐石壕的。“石壕哪年不過兵,過兵百姓不安寧。唯獨當年紅軍過,一來一去很清靜。不拿東西不拿錢,走時地下掃乾淨。”石壕的百姓十分懷念這支紀律嚴明、愛民如子的革命軍隊,便把紅軍經過的這座橋命名為“紅軍橋”,還創作了歌頌紅軍的民謠,傳唱至今。

對於那段歷史,年青一代的石壕人只能從歌謠和故事裏追尋些許片段,但對紅軍的真摯感情和紅軍播下的革命精神卻代代相傳,歷久彌堅。

“在廣東打工的時候,我跟別人介紹我的老家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總是很驕傲。”33歲的李建平説:“紅軍當年那麼艱苦都能勝利,我們只要肯動腦筋、肯吃苦,家鄉一定能夠脫貧致富。”在外漂泊多年,打工收入卻僅夠糊口,2013年,李建平夫妻倆決定回老家石壕創業。

利用高山地區的自然條件,李建平搞起了山羊養殖。第一年過冬缺錢買飼料,政府的5萬元補貼解了燃眉之急。2015年,乘著萬隆村實施旅遊脫貧的東風,李建平又種起了糯玉米和蔬菜,既為遊客提供採摘體驗服務,又向重慶主城區供應高山綠色蔬菜,玉米秸稈還可製成青儲飼料,供羊群過冬。

經過3年奮鬥,李建平的家庭農場逐漸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不僅自己致了富,還帶動周邊十幾戶村民,讓他們來農場打工掙錢。

“確立了旅遊脫貧的發展思路,老百姓可走的路子就多了。”趙婭梅説,公路和旅遊相關基礎設施建起來後,村民們圍繞著鄉村旅遊從事接待服務和種植養殖,萬隆村如期脫貧。

家鄉掘出了綠色“金礦”,像李建平一樣結束打工生涯的村民越來越多,開農家樂、建家庭農場、到景區謀職……回鄉發展也有多樣選擇。當被問到現在與打工那些年最大的區別時,李建平的回答不是相差七八倍的經濟收入,而是家人團聚,生活幸福。“守住紅色的根,我相信我們石壕人的生活一定是越過越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