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再臨“秋冬霧霾季”:三年治霾積跬步 逆水行舟方至千里

2016-10-15 19:0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 倪元錦、榮啟涵、劉紅霞)國慶假期以來,京津冀出現兩次持續時間較長、範圍較大的污染過程,多座城市啟動“空氣重污染預警”。尚未進入“採暖季”,霧霾緣何頻繁來襲?為什麼海拔500多米的香山上,會看到“上層空氣清新、下層渾濁”?國務院“大氣十條”頒布三年來,哪些數據可看出治理措施的些許成效?

記者日前採訪多位業內權威專家,揭開促成秋季霧霾的成因謎團,揭示治霾歷程的點滴“跬步”。

污染物濃度飆升的“壓縮餅乾”原理

國慶假期,霧霾襲京。然而,登上位於北京西郊的海拔500多米的香山,不少遊客清楚地看到“上層空氣清新、下層渾濁”。

“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大氣層區域,叫‘邊界層’。”中國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桂海林説,秋季冷空氣偏弱,“邊界層”高度降低,且大氣層結穩定,導致垂直方向上不利於污染物擴散——這就解釋了,為何站在山上可以感受到“上層空氣清新、下層渾濁”。

“逆溫”是重污染發生的氣象誘因。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工程師王步英介紹,夏季,近地面溫度較高、上層空氣較冷,形成“下暖上冷”的溫度分佈,底層的熱氣流會抬高、上升,有利於污染物的垂直擴散。

所謂“逆溫”,指地面溫度較冷、上層溫度較暖的“下冷上暖”,形成穩定的形勢,不利於污染物的對流和垂直擴散。王步英説,秋季天氣系統趨於穩定,垂直方向易出現“逆溫”,不似夏季降水頻繁、強對流天氣系統多。

污染物總量並無飆升,只是容納空間由“麵包”變成“壓縮餅乾”。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此前接受採訪説,霧霾前大氣中可容納污染物的“混合層”高度是幾公里,霧霾來時“混合層”高度有可能急劇壓縮為不足1公里。例如,有時候擴散空間的垂直高度驟減到20%,則污染物濃度隨之上升3至5倍。

“南風”是華北霧霾的助推器。

華北平原三面環山、乾旱少雨,燕山腳下的北京更像是一個南面敞口的“簸箕”。

“在水平方向上。”桂海林説,秋季風速較小,污染物橫向難以擴散,凡遇偏南風,南部區域的污染物會在風力的作用下,向北輸送,甚至堆積在山腳下,重污染便跑不掉。

三年治霾多管齊下“積跬步”

專家指出,華北地區如此不利的地理氣象條件下,聚集幾億人口、佈局生産強度高的重工業,在全世界範圍少見。持續過量的污染物排放,不斷地為霧霾的發生準備著“原材料”。

國務院“大氣十條”實施三年以來,協同努力成為共識。2015年底,三地環保廳局簽署《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以聯合立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協同治污等十個方面為突破口,聯防聯控,共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49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3%,京津冀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降17.9%、12.5%和20.3%。

今年6月,環保部與京津冀三省市聯合印發《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年)》,部署了農村散煤清潔化替代、加大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力度、以排污許可證強化“高架源”監管等11項強化措施,責任細緻,方向明確。

今年7月,中國工程院發佈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認為,儘管京津冀地區“氣象條件”較2013年有轉差趨勢,但對治霾措施給予肯定。

根據該評估報告,京津冀地區2014年、2015年污染氣象條件狀況相對2013年分別轉差約17%、12%,氣象條件在京津冀甚至起到了“不利作用”。

就治霾措施,該報告給予肯定稱,2015年冬季,京津冀兩次應急減排措施使得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7%和20%-25%,説明在重污染天氣啟動應急預案,能夠有效降低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進而顯著削減PM2.5濃度峰值。

治霾是“逆水行舟”的持久戰

今年1-8月,北京PM2.5累計濃度63微克/立方米,接近“大氣十條”目標。

“對北京而言,全年‘氣象條件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天數達20%。”張大偉説,多數發生在第四季度,與不利於擴散的氣象條件的天數基本吻合。

資源與消費,環境承載與污染排放,是任何超大城市必須面對的平衡考題。三年來,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各項治霾措施,僅“積跬步”,“至千里”還有很遠的路。

“成績背後,治理與排污,正步入相持階段。”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説。

北京市域面積62%為山區,人口生存及發展所需的生産、服務活動則集中在平原,污染物排放強度高,大氣自凈功能弱,環境承載力不足,凡遇不利氣象條件,容納污染物的大氣環境容量急劇壓縮,致污染物排放量遠超負荷,終釀持續霧霾。

“城市中的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需求,都是機動車、燃煤、揚塵等大氣污染主要來源的直接製造者。”北京市環保局總工程師于建華説,治霾好比胖子減肥,增強代謝能力的同時,必須控制住進食,也就是減少各類污染物的製造。北京污染物排放標準不低,但基數過大,我們致力於讓“減排量”大於“新增污染物”,空氣環境質量方得以改善。

污染並非一時一日,治理也難一蹴而就。專家指出,既要發展、又要治霾,背後是“發展權”與“健康權”的博弈,可謂“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