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團結“水”澆開脫貧“花”—甘肅臨夏一山村見聞

2016-10-16 15:1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蘭州10月16日電(記者 任衛東、朱國聖、張欽)“我們的爛泥灣、牛蹄窩,快要修成‘小北京’了!”

不久前,記者來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達沙村,一個漢族、回族、東鄉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小山村。見到村支書馬祎,記者問:“能否和村民座談一下?”沒想到,20多分鐘後,會議室裏竟坐了一屋子人,數了一下,除去村幹部,共51個。而全村也就200來戶人。不一會兒,大家熱烈地聊了起來。

鬍鬚花白的回族老人馬松地給首先打開話匣子。他那句“牛蹄窩變‘小北京’”一齣口,就把大家逗樂了。老人指著村委會大門外新建的籃球場、小廣場和小河上的石拱橋繼續説,村裏田變平,牛變多,房變新,路變硬。他一輩子雖然沒到過北京,但這座新修的石拱橋看起來就像畫上的天安門金水橋。

最近三四年,達沙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翻了番。曾經住在山旮旯裏的村民,過去生活挺恓惶,如今集中搬到山下,靠近大路和水源。2015年,達沙村整體脫貧。

好日子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回族村民馬海賣提説,30多年前,村裏都是貧困戶,住著茅草屋,有時還要吃救濟糧。日子過得難心,大家也不齊心。不同民族的人,在路上碰見不説話,有時還吹鬍子瞪眼睛。那時,達沙村在臨夏縣小有名氣……

“別倒這些陳芝麻爛穀子了!”他的話還沒説完,就被幾個村民“叫停”了。52歲的漢族村民馮德錄接過話茬:“人心齊,泰山移。我們村的幹部公心。”

在他的記憶中,十多年前,自打村裏不同民族的人開始坐在一起吃“平夥”,村裏就起了變化。“平夥”是東鄉族中流傳的古老“AA制”。過去窮,人們極少吃肉,東鄉族的祖先發明了湊份子買羊、平分吃羊肉的這一套規則。馬祎是東鄉族人,他嘗試著讓全村不同民族的人一起吃“平夥”。

“吃著‘平夥’侃大山,大家心近了,有事了互相商量。”幾位村民七嘴八舌地説,這些年,達沙村人在上海、合肥、福州等地開了30多家小型的牛肉麵館,有些是回族、東鄉族人合開的。還有幾個回族和漢族人成了合夥跑運輸的“聯手”。村裏人結婚,大家不分民族互相賀喜,蓋房子互相幫工。最近3年,達沙村沒出現偷盜、鬥毆等現象。

馬祎當村幹部26年了。最初,他被人轟出家門,現在他是公認的“主心骨”。他插話説,村子是個小社會,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是人心亂了,大家都得跟著受窮,團結出幸福。

達沙村好似臨夏州的縮影。臨夏州自然條件嚴酷,是甘肅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硬骨頭”。全州218.38萬人中,有漢族、回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等31個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9.2%。

臨夏州委書記楊元忠、州長馬學禮説,民族團結是治窮致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前提。多年來,臨夏州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以及“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思想正深入人心。

1956年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16日,一場“慶生”大會在臨夏州府臨夏市舉行,臨夏州迎來60歲生日。60年來,臨夏州這個“貧甲”之地,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精準扶貧和如期脫貧號角吹響,臨夏州進入歷史上脫貧最快、變化最大的時期。

據臨夏州政府統計,2015年全州完成生産總值211億元,同比增長9%,增幅位居甘肅第四;固定資産投資298.71億元,增長13.26%,增幅位居全省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07億元,增長9.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5元,增長12.6%,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全州貧困面從2011年的52.04%下降到15.83%。雖然脫貧攻堅還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做,但民族團結進步的紅利正在進一步釋放。

馬祎62歲了,是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同齡人。他説,錢袋子鼓起來後,教育更緊迫。所幸,村裏新建一所幼兒園。2013年起,臨夏州出臺一項地方政策,全州的孩子們從幼兒園到高中,可享受15年免費教育……

已是深秋時節,達沙村一帶層林盡染。在村委會窗外,七八個漢族、東鄉族和回族少年在新建的籃球場上打球,喧鬧和歡笑聲不斷傳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