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神舟”從這裡飛天——走進內蒙古額濟納旗

2016-10-16 15:1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6日電(記者 殷耀、于嘉)額濟納綠洲的深秋,胡楊金秋染醉,弱水潺潺漾波。記者在這裡看到:胡楊林下,居延海邊,遊人如織,拍照,説笑,言語中不時提及“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等字眼,神情中顯露出因祖國強大而帶來的自豪。

他們談論的,正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內整裝待發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東風航天城位於額濟納旗西南角,當地人常常自豪地説:“‘神舟’飛船就從我的家鄉飛天。”

16日一早,遊客們發現胡楊林經歷昨夜降溫,變得更加燦如金甲。今年,額濟納旗44萬多畝胡楊由綠變黃的時間比往年晚一些,“它們似乎專為等待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才遲遲展現自己最美的一面。”達來呼布鎮居民楊勱説,在當地,金黃是祝福和吉祥的色彩。

一大早,不少人駕車從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達來呼布鎮向東風航天城方向駛去,他們向當地牧民打聽好觀看發射的最佳地點,帶上帳篷和望遠鏡,想要“搶佔”最佳位置。“現場看發射,即使只能看到一個亮點,也一定很興奮,親眼見證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個進步,太難得了。”北京遊客朱學東説。

在一些公路的路口,步伐剛勁的邊防民警加強巡邏,對來往車輛仔細檢查。額濟納旗公安邊防大隊賽漢桃來邊防派出所民警阿拉騰巴根説,“神八”以來的每次發射,他都執行外圍安保任務,雖然錯過一次次激動人心的發射實況,但在崗位上為飛船保駕護航,更光榮,更自豪。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近期擇機發射的消息,還牽動著額濟納旗一些蒙古族牧民的心。1958年,為建造中國第一座衛星發射場,額濟納旗300多戶、1400多名蒙古族牧民開始了長達8年、數易其居的生活,他們讓出近4萬平方公里的家園。

經歷過當年搬遷的蒙古族牧民傲雲格日勒對每一次的神舟飛船發射都很關注。“那裏是我的故土,就像我的母親一樣。當年離開時很捨不得,但是祖國的航天事業在那裏發展進步,我們搬得再遠也值!”她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