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轉型求索,以創新突破困局

2016-10-17 13:45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世界船舶産業持續低迷 “造船第一大省”負重前行
轉型求索,以創新突破困局

江蘇2008年躍升為全國造船第一大省,不料,世界船舶産業隨即進入持續低迷期。近年來,與船舶産業緊密相關的波羅的海指數長期低位徘徊,江蘇船舶業生産經營狀況如何備受關注。

三大指標全面下滑

部分船企回暖

觀察造船業興衰,主要有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新承訂單量。從前8個月的江蘇造船業數據看,三大指標全面下滑。造船完工量:全省為155艘830.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4.3%,其中出口船舶佔總量的96.2%,佔世界市場份額的12.2%,佔全國份額的37.5%。手持訂單量:全省為722艘4258.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9.1%,其中出口船舶佔總量的93.2%,佔世界市場份額的16.4%,佔全國份額的37.3%。而作為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標的新承訂單量,全省為57艘330.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0.6%,其中出口船舶佔總量的92.8%,佔世界市場份額的13.1%,佔全國份額的18.5%。

記者近日在實地調研中發現,南通、泰州等造船基地綿延數百公里的江岸線上,一些船舶企業蕭條破敗,但也有部分重點企業重現焊花飛濺、吊機轟鳴的景象。

9月27日,泰州口岸船舶公司廠區內,一艘正在建設的208000噸散貨船穩穩地停泊在高港江邊。鄰近的“王海東焊接技師工作室”裏,伴隨著火花四濺,高級技師王海東和3位工人一起在各自的“包間”裏焊接“作品”。“正在建造的這艘散貨船,是德國Oldendorff航運公司預訂的。”就在9月8日、26日,口岸船舶公司分別交付一艘55500噸雜貨船給南京遠洋運輸股份公司和德國Oldendorff航運公司,28日還有一艘要交付給南京遠洋運輸股份公司。口岸船舶公司黨委副書記居金文欣喜地告訴記者,55500噸雜貨船是船東針對非洲航線經營需要,專門量身定做的新船,一共6艘,其中4艘在口岸船舶建造。208000噸散貨船是口岸船舶2016年以來交付的第三艘同型船。

融資難

成壓倒一些船企最後一根稻草

就總體而言,當前船舶行業仍然矛盾重疊、市場嚴峻。主要問題一是接單船價低。集裝箱船由1標箱1.5萬美金降到1萬美金以下,直接拉低産值、銷售收入等指標。2013年前後接的船越多,盈利壓力越大。二是融資規模大、成本高。目前船東預付款僅有30%左右。以年造船完工量百萬噸的中型企業為例,企業需新增融資規模10億元以上,年新增財務費用在5000萬元以上,而且融資難度加大。三是企業運行成本增大。由於航運形勢嚴峻,不少船東提出延遲交船或改單等要求,企業不得不放慢生産節奏或新船停泊碼頭,明顯增加管理成本和財務費用。四是用工成本繼續增加。

在諸多困難中,融資難往往成為壓倒船企的最後一根稻草。8月23日,記者從啟東市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已正式受理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破産清算一案。

2006年由春和集團投資創立的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世界中小型液化氣船細分市場的領導者,也是世界石油巨頭法國道達爾公司審核認證的國內首家海工裝備的合格供應商。但作為民營企業,資金短缺一直困擾著企業的發展。2014年,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到該企業視察時,企業領導就曾建議國家出臺對民營船舶企業的扶持政策,特別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然而,融資難,最終讓它未能走出全球船舶産業的嚴冬。8月17日,春和集團正式發佈《關於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破産清算的公告》。公告稱,由於外部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南通公司持續虧損,被供應商向法院提起破産清算。

船企轉型

關鍵還得依靠技術創新

9月23日,位於啟東海工園的中遠海工“高德4號”海洋生活平臺正在抓緊試航。“高德4號”是該公司設計建造的目前世界同類産品中滿足規範最多、要求最高、設備最先進的海工設施,可以滿足500名船員的生活居住,相當於一個豪華的海上五星級賓館。

國際經濟形勢的持續低迷對海工船舶行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主動出擊,加快騰籠換鳳,實現從傳統造船業向高端海工裝備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園內藍島海工著力建設專業的海上風電流水式生産線,轉型風電後順風順水、訂單不斷;華滋海工轉型氣體特種裝備製造,在上海組建了50多人的研發中心,與歐洲知名設計公司展開闔作,掌握了85000立方米液化氣船的核心技術,産銷兩旺……1-8月,園區實現工業總産值158.14億元,同比增長8.8%;實現應稅銷售70.15億元,同比增長5.0%;高新産業産值133.22億元。

最新統計顯示,泰州船舶産業2016年以來回暖明顯,新承訂單和手持訂單保持全國領先。江蘇新時代、揚子鑫福等7家重點船企1至7月實現銷售90億元,同比增長15%;實現利潤3.65億元,同比增長150.75%。

“泰州船舶産業的比較優勢還是十分明顯,是其在這一産業站穩腳跟的主要原因。”泰州市經信委主任劉秋平説。泰州造船不僅體量大,而且技術先進,在國內造船史上創造了多項“泰州之最”。如今,新揚子江造船、新世紀造船、口岸船舶等“巨頭”正加速向産業鏈高端延伸,在高科技、高附加值船型以及海工産品上凸顯風生水起之勢。

9月22日開幕的泰州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今後五年,要力推泰州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産業發展更聚焦、特色更鮮明,在全國有影響。泰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説,“十三五”期間,泰州市船舶行業産值有望達到1500億元。為此,泰州市將採取一系列行動,首先就是開展技術創新;其次是在去産能的過程中,更好地推進行業重組。(記者 陳明 趙曉勇 杭春燕)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