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科技創新引領支撐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2016-10-20 09:03 來源: 新疆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科技實現夢想,科技創造未來。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把科技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深入貫徹國家“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科技發展指導方針,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新疆科技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

截至2014年底,我區累計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161項,科技成果數較2009年增長48.2%;獲得國家和自治區獎勵的成果4815項,科技獎勵數較2009年增長11.7%;專利申請總量達10210件,其中,企業專利申請與授權量分別是2009年的6.6倍、7.3倍……

越來越多的“新疆創造”亮相全國科技舞臺。

科技體制改革

為創新型新疆建設添活力

一系列的科技體制改革有力地促進了科技創新。如培育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突出支持基層科技創新,建立科技服務基層的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改進科研人員的職稱評審辦法和科技獎勵、科技成果評審辦法;推進科技行政審批改革,取消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事項6項,調整下放行政許可事項2項;採用負面清單方式,對科技計劃項目的立項、過程管理、驗收等環節和經費管理作出具體要求;引入社會資金參與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支持全區439名青年科技人員基礎科學研究,2014年新疆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費2.7億元。

創新的種子需要肥沃的土壤。阿克蘇、博爾塔拉、昌吉、喀什等6個地州相繼出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方案或意見,哈密市提出未來兩年每年投入不少於5000萬元支持科技創新。烏魯木齊、昌吉等全國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奎屯市、庫爾勒市等加快創建自治區級創新型縣市區,創新型新疆建設環境進一步優化。

産學研用科技與經濟結合更加緊密

我區不斷提高科技進步水平的同時,培育了一批國家創新型企業和研發機構。截至2014年,自治區全社會R·D經費支出預計達52億元(較2009年增長近1.32倍),有研究與開發機構122個。全區已建立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高新區8個(較2009年增加3個),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9個(較2009年增加5個),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達到21個(較2009年增加20個)。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370家(是2009年的4倍)。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達到3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達到53個(是2009年的2.3倍)。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從基礎研究到前沿應用,從産業瓶頸突破到民生科技改善,一項項科技成果競相涌現。

科技進步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以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為重點,促進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和優勢特色産業改造升級。高新區建設穩步推進,形成了以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新市區)為龍頭,昌吉、奎屯、克拉瑪依、伊寧為軸線,庫爾勒、庫車、阿克蘇為側翼的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佈局,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圍繞糧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設,科技要素和現代生産經營要素向農村一線集聚,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已覆蓋優勢主導産業,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逐年提高,良種覆蓋率超90%。

科技進步促進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國家305項目開展30年來,我區始終堅持科研、勘查、開發一體化和産學研相結合,在基礎地質、礦産地質、勘查方法技術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300余項科研成果。實施中的國家973計劃“乾旱區鹽鹼土碳過程與全球變化”項目,為解決全球碳循環中“碳失匯”的世界難題作出了貢獻,産生了重大國際影響。灌區鹽漬化土壤改良、沙漠生態産業、荒漠化土地生態修復與退化生態系統恢復、伊犁河流域水土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等技術的開發、集成和示範,在水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土流失治理與流域生態安全管理技術等方面為新疆水土資源開發與保護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和模式示範。

科技富民強縣行動推進農民增收致富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我區大力實施包括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自治區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等一系列項目在內的科技富民工程,越來越多的地州縣市感受到科技創新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的蓬勃動力,越來越多的百姓分享著科技帶來的實惠。

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主要圍繞我區糧食、棉花、特色林果、畜牧等關乎民生的科技領域,組織實施一批科技計劃項目,著力突破制約當地發展的技術瓶頸。2010年至今,我區依託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共建設農業信息及農産品交易平臺96個,建立示範基地604個,推廣新技術310項,引進新品種416個,新品種推廣面積達474萬畝,190余萬人直接參與項目實施。

自治區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實施以來,累計引進新型農、林、設施農業新品種86個,建立科技示範推廣基地63.11萬畝,實現農業産品及加工産值39億元。

通過實施兩級科技富民強縣工程,創造了新的縣域經濟增長點,極大促進了農牧民增收致富。在項目實施區,農民家庭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近年來,我區還大力實施科技特派員農村創新創業行動,2010年至今,支持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項目1421項,形成科技特派員創業示範基地756個,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累計11230項(個),科技特派員創建經濟實體達到1210個。2009年以來,我區確定了74個科技興新素質工程培訓基地,建立了一支動態管理的師資隊伍和講師團,利用“科技之冬”“三下鄉”“科技活動周”等形式,大力推廣普及先進實用技術。

科技引導孵化推動企業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

對於科技創新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我區積極引導經費、項目、人才資源向企業聚集,著力推動形成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全區370家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近3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企業技術開發機構佔全區研究與開發機構總數的70%;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總額超過70%;企業科技活動人員佔全區科技活動人員總數達到50%;企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數均佔全區總數的50%左右。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得到激勵和提升,12家企業獲批國家創新型企業(含試點)。

對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部門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幫助創業者解決融資難和資金不足的問題。對於初創型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和一系列支持性綜合服務。截至2014年底,自治區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個,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1個。它們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催生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目前,自治區規劃在建科技企業孵化器7個,總建築面積近60萬平方米。

國際科技合作打造輻射中亞科技創新高地

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征程中,我區不斷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加快構建向西開放的科技合作新格局。當前,新疆承擔了大部分國家層面的與中亞國家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任務,從最初的農業畜牧業,到地震、礦産資源勘探,到如今的高新技術領域,涉及領域20多個,建立了雙邊、多邊的科技展覽、成果推介、人員培訓等合作交流機制,使我區在上合組織科技合作中的地位、影響力和參與度不斷提升。

近年來,我區積極推進“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夥伴計劃”,已建成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6家,與中亞及俄羅斯等國已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

目前,新疆正朝著打造輻射中亞的科技創新高地的目標奮力前行。中塔農業科技合作園、中亞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藥物研發平臺、中哈中塔地質科技交流合作平臺建設穩步推進;中俄哈蒙四國六方阿爾泰區域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成功舉辦新絲綢之路創新品牌行活動周暨新疆創新品牌推進會,積極創建新疆新絲綢之路創新品牌,首批34個企業的35個品牌進入國家創新品牌預備庫。未來,新疆將與中亞各國共建實驗平臺,共享科學儀器,同時與中亞國家聯合,培育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記者 朱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