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增收激勵不是簡單漲工資—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司長蒲宇飛

2016-10-21 20: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 安蓓)國務院21日發佈《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幹部、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分類施策,實行激勵計劃,帶動城鄉居民增收。

記者就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司長蒲宇飛。

激勵計劃不是簡單漲工資

問:看到“增收”這個字眼,很多人會關心是不是要漲工資?

答:《實施意見》的核心是激勵導向,不是簡單漲工資或提高福利,而是通過有效激勵,一方面激發創收創富的內生動力,一方面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

實施七大群體激勵計劃,就是要分群體施策,找準各自的重點,比如技能人才關鍵要實現技高者多得,新型職業農民關鍵是推進職業化,小微創業者關鍵是降低創業成本,科研人員關鍵是實現工資性收入、項目激勵、成果轉化獎勵等多重激勵,企業家關鍵是解決産權保護法治化,基層幹部隊伍關鍵是完善工資制度,困難群體關鍵是提升人力資本。

瞄準勞動者中的大多數和關鍵少數

問:為什麼選擇特定群體實施增收激勵計劃?

答:傳統收入分配政策一個重要經驗是,按照初次分配、再分配兩個層面設計政策框架和重點,在實施過程中政策原則性強,難以操作。激勵計劃確定以群體為對象、分群體施策,目的是提高政策針對性,讓政策能真正落地。

這要求目標群體有較強代表性,能切實帶動廣大城鄉居民增收。但在具體分類中,既不宜分得太粗也不宜太細,過粗會導致政策大而空,過細會導致政策碎片化。

問:為什麼選擇這七大群體?

答:意見提出的七大群體代表了勞動者中的大多數和關鍵少數,如技能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代表了廣大工農,科研人員代表了創新人才,基層幹部隊伍代表了各級幹部。

激勵計劃針對的是七大群體,但面向的是廣大城鄉居民,聯通二者的關鍵就是這七大群體的帶動引領能力。從調研情況看,這些群體都具有較強帶動能力,如科研人員激勵可帶動整個知識分子階層,技能人才可帶動廣大産業工人,新型職業農民帶動的是廣大農民。

從數量看,這七大群體大致覆蓋兩三億人口,帶動效應發揮後,可能拉動的人數將是幾倍。

問:一些群體,比如醫生和教師,為什麼沒有納入激勵計劃?而企業管理者,收入並不低,為什麼還要激勵?

答:一些沒有明確提到的群體,可能會有失落感,但基本都能在七大群體中找到定位或參照係。比如教師和醫護人員,一方面有專門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科研人員激勵計劃中找到定位或參照。

對於企業管理者,重點是通過激勵計劃讓他們發揮更多的創業熱情、投資熱情和發展熱情,讓企業更有活力,從而創造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

針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民營企業家激勵的路徑也不同。前者是通過完善薪酬制度,提升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對後者,是依法平等保護産權,消除隱性壁壘,促進公平競爭。

激勵計劃不是吊胃口

問:激勵計劃如何轉化為百姓錢袋子中的真金白銀?

答:激勵計劃不是吊胃口,而是要通過實實在在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安排,讓每個群體都能通過辛勤勞動增收致富,提升獲得感。

為此將實施六大支撐行動,以各級政府為主體,面向七大群體和全體城鄉居民,解決政策、制度、技術支撐問題。

一是基礎支撐。促進就業,從根本上解決收入之源。二是能力支撐。強化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人力資本。三是托底支撐。建立社會保障安全網,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四是渠道支撐,財産性收入開源清障,拓寬城鄉居民增收渠道。五是環境支撐。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公平競爭環境。六是技術支撐。完善收入統計監測系統,為收入分配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下一步,將加快出臺具體細化方案,選擇部分地區、部分單位開展試點示範,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做好推廣。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問: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收入分配改革面臨哪些困難?方向是什麼?

答:當前經濟運行的新常態特徵更加明顯,也給城鄉居民增收帶來一些困難。一方面,收入增長面臨壓力。今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3%,沒有跑贏GDP增速。另一方面,雖然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但基尼系數仍處於國際較高水平。

從上世紀80年代放權讓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到上世紀90年代技術、管理參與分配,收入分配政策一直是推動經濟發展和改革的重要杠桿。經濟新常態下,解決人力資本積累不足增收困難問題、懶政怠政不作為問題、收入增長動能不強問題、社會政策養懶漢問題,要發揮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勵功能和杠桿作用。

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繼續提高,居民內部收入差距持續縮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共建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

促增收和降成本不衝突

問: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促增收會讓降成本變成“漲成本”嗎?

答:促進增收與降低成本是一致的,目的是將收入提高建立在企業綜合成本降低、勞動生産率提高的基礎上。具體有三個路徑:一是通過清障增收,清除勞動力市場的制度性障礙,降低制度性成本。二是通過減負增收,如有效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等勞動用工成本,本身就是提高收入的有效辦法。三是通過增效來增收,企業效益提高了,也將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