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內蒙古前三季度經濟發展總體趨穩

2016-10-22 11:26 來源: 內蒙古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三季度全區經濟發展總體趨穩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前三季度全區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

10月20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前三季度全區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自治區統計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志峰就2016年前三季度全區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

記者:前三季度我區經濟增長與上半年增速持平,其中孕育的亮點和積極因素也比較多。請梳理一下這些亮點。

潘志峰: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持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區經濟發展總體趨穩,仍運行在合理區間。前三季度,全區生産總值12690.14億元,同比增長7.1%,與上半年持平,高於全國平均增速0.4個百分點。就其亮點而言,概括起來主要有6點:

亮點1:農業生産形勢良好,牧業實現了較快發展。

前三季度,全區第一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初步預計,今年全區糧食産量可達550億斤左右,還會是一個豐收年。前三季度牧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了3.9個百分點,也高於今年上半年增速0.6個百分點。

亮點2:工業企業效益持續好轉,部分産品價格明顯回升。

1-8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50.03億元,同比增長14.5%,快於同期全國增速6.1個百分點,這是企業利潤自2013年以來連續40個月下降,到今年5月份首次實現正增長。之後繼續回升,到8月份已回升到了兩位數增長。同時,虧損企業虧損額也在下降,虧損額同比下降10.6%。

亮點3:工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新成效,新型産業加快發展。

在41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保持增長。從行業看,一些優勢特色産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前三季度,冶金建材工業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1.9%,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22.4%,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4.04%,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7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逐步提高。此外,裝備製造業生産增長較快,成為全區工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5%,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1%,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從經濟類型看,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小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7%,中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均實現了較快增長。

亮點4:服務業實現了較好增長,且服務業內部的結構也在向積極的方向調整。

前三季度,全區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了44.8%,高於上年同期 2.5個百分點;同比增長7.6%,高於上年同期增速0.2個百分點,也比上半年增速快0.6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45.3%,拉動GDP增長3.2個百分點。其中,旅遊業成為新常態下新的經濟增長點。前三季度,全區旅遊業總收入1981.25億元,同比增長24.3%;完成旅遊項目投資260.86億元,同比增長21.7%。交通運輸業取得了新發展,鐵路貨運量實現了扭降轉增。金融業實現了較快發展,前三季度,全區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6%,高於GDP增速9.5個百分點,也高於第三産業增速9個百分點。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保障能力也不斷提高。截至9月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9064.51億元,比年初增加1923.83億元,同比增長13.9%。

亮點5:內需潛力得到了較好釋放,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提高。

今年以來,消費對全區經濟增長起到了穩定支撐的作用。前三季度,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26億元,同比增長9.6%,高於上半年增速0.1個百分點,也高於全年預期增速目標0.6個百分點。

亮點6:投資結構出現了積極變化,項目開工情況良好。

前三季度,全區投資結構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的因素。一是民間投資降幅收窄,實現了“探底回升”。全區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完成5699.95億元,同比下降7.8%,較上半年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二是第三産業投資增長較快,為全區服務業的發展積蓄了動力。第三産業完成投資6472.57億元,已佔到了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的一半多,為51.5%,同比增長27.3%,遠高於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投資增速。三是項目開工情況良好,為投資的增長提供了持續動力。全區新開工項目達到了17482個,同比增長54.4%;投産項目數達到了13566個,同比增長49.8%;在建的施工項目數達到了20452個,同比增長31.1%。四是保障房建設進展良好,既保障了民生又穩定了投資。到9月末,全區棚戶區改造開工率達到101.3%,農村牧區危房改造竣工率達到149.8%,均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記者: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我區取得了哪些進展?

潘志峰:去産能逐步推進。前三季度,原煤産量同比下降10.7%,洗煤産量同比下降2.1%,焦炭産量同比下降14.9%。從9月當月看,生鐵産量下降7.7%,粗鋼産量下降2.0%,平板玻璃産量下降0.2%。

去庫存效果顯現。前三季度,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2.2%,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11.6%;商品房待售面積為1376.05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減少18.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前8個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成品資金佔用額同比下降16.9%,是今年以來連續7個月的同比下降。

降本增效成效明顯。今年以來,隨著減稅降費力度的加大,企業運營成本逐步降低,企業經濟效益有所好轉。前8個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3%;利潤總額增幅較大,同比增長14.5%,高於上年同期37.9個百分點。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62.56%,比上半年降低0.5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52元,比上半年降低0.32元,呈逐步下降態勢,反映企業單位成本費用投入後的獲利能力有所增強。

發展短板加快補齊。今年以來,全區重點支持棚改、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前三季度,全區基礎設施(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完成投資3434.38億元,同比增長49.4%,投資比重比上半年有所提高。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完成2197.28億元,同比增長53.2%,快於全部投資41.4個百分點;教育、文化、衛生三項投資完成407.07億元,同比增長27.9%,快於全部投資16.1個百分點。

記者:前三季度全區在民生工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特別是扶貧工作方面取得哪些新進展?

潘志峰:前三季度,全區民生工作紮實有效推進,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95元,同比增長7.9%;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0元,同比增長7.7%。

用於民生工程重點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區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佔比達到62.2%,同比增長10.1%,有效保障重點民生工程資金需求。

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3.1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89%。創業帶動就業10.7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83%,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此外,社會保險制度運行良好。今年以來,國家和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社會保障政策,社會保險水平穩步提高。

在脫貧攻堅方面,前三季度,全區完成90個旗縣區9852個嘎查村、35.7萬戶80.2萬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信息更新工作。截至9月底,中央和自治區99%的財政扶貧資金全部下達到旗縣,實施項目3470個,有19.5萬貧困人口得到扶持。全區農村牧區危房改造開工建設竣工29.95萬戶,竣工率為149.8%,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記者:民間投資今年上半年以來一直處於低位運行,但三季度出現企穩回暖跡象,你怎麼看?

潘志峰:民間投資出現了企穩回暖的跡象,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因為近期市場環境在好轉,我區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增長明顯,而且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上升,使一些民營企業增強了投資信心。另一方面,國家和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對於保護民間資本合法收益和權利,拓寬民間投資渠道,鼓勵民營資本與政府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記者:請展望一下今年全區的經濟走勢?

潘志峰:從目前看,雖然全區經濟下行的壓力仍較大,但經濟的基本面和走勢仍是良好的、健康的,自主增長的動力是較強的,也是穩中有進的。因此,四季度延續目前基本的“形”和“勢”問題不大。(王連英 實習生 王藤)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