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知識共享能否實現“多帶一”教學徒

2016-10-23 07:45 來源: 光明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半年前的“中國知網”數據庫漲價風波已逐漸平息,但關於文獻數據庫未來發展方向的討論遠未結束。在近日舉辦的第11屆全國高職院校長高峰論壇上,同方知網董事長王明亮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在大數據時代,為讀者提供論文將是免費的,而把海量論文資源進行碎片化、結構化處理,挖掘、整理其中的公式、數據、圖表等信息資源,為讀者提供深度的知識服務,才是今後文獻數據庫發展的大趨勢。

在這次論壇上,來自全國百餘所高職院校的負責人及相關專家學者,對知識服務理念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實踐充滿期待。

碎片化處理:適應個性化需要

徒弟從小跟在師傅身邊,耳濡目染,不斷實踐,經年累月,直到可以做出一把美觀結實的座椅,抑或是一塊做工精良的機械手錶,才可以出徒自立門戶。這是傳統的學徒制留給人們的印象。

與傳統學徒制相比,現代職業教育大大提高了培養效率,但一對多規模化培養的弊端也顯而易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類文獻資源極大豐富,職業院校學生有了“轉益多師”的可能,然而現實的情況似乎並不樂觀。

“目前,職業院校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比較普遍,但很多處於淺層應用水平,大多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主要停留在基本操作和PPT課件製作,以網絡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專用學科教學工具、協同備課和教研系統等使用率還不高。”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吳升剛認為,雖然市場上有很多數字化教學資源,但大多缺乏教學針對性和系統性,教師在資源海洋裏很難找到真正能滿足教學需要的數字化資源。

“的確,我們過去提供的大多是一個個龐大的數據庫,對於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的是同樣的查詢方式和檢索結果。”同方知網職教事業部總經理匡惠華説,為適應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今後文獻數據庫的發展範式是提取資源中的概念、圖片、圖表、視頻、案例等內容,設計成最小的學習素材,進行碎片化存儲,“比如,我們會把一段完整的《電工實訓》教學視頻切割成‘電流串聯負反饋’‘宿舍燈控制器’等具體的知識點,單獨提取《機械原理》課件中的‘齒輪齒條機構’‘空間連桿機構’等圖片,學生檢索和學習都會更直觀、更便捷。”

聚合:1+1>2

碎片化之後,更需要聚合。

“現代社會對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會簡單重復勞動,而是要有綜合職業能力。”北京師範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趙志群指出,“以往我們的職業教育課程大多沒有將‘工作’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我們在學校學習開車,如果一位老師教踩油門,一位老師教換擋,還有一位老師教打方向盤,那麼學生就會缺乏對實際操作層面關聯性和全面性的認識,就很難培養全面的工作能力。”

匡惠華認為,對於文獻數據庫來説,知識聚合的目的是將離散分佈、異構無序的“知識碎片”組織起來,構建一個內容相互關聯的知識資源服務體系。“學生在學習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時,數據庫不僅要提供這門課程的課件和教學視頻,還要準確呈現與這門課程相關的論文、圖書以及標準規範等參考文獻。”匡惠華説,通過知識組織的相關技術,數據庫可以實現知識元的融聚並産生新的知識元,從而達到“1+1>2”的效果。

其實,需要聚合的,不僅是眾多的知識元,還有職業院校與企業。

在趙志群看來,職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為青年人走入“工作世界”奠定基礎,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而企業培訓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職業教育模式也正是現代學徒制所積極倡導的理念。

如何把學校的教學與企業的實踐真正挂鉤?同方知網創設的“職業院校應用技術協同創新平臺”試圖打破校企之間的壁壘,為校企協同教學提供更為便利的通道。通過這個平臺,企業和學校可以共享科研信息、技術轉換機制,共同設計課程體系、編寫項目課程,提升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質量。

“這個協同創新平臺將從資源、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上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撐。”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戴裕崴表示,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將促進高職院校的創新發展,推動其成為技術技能積累的資源聚集地。(記者 杜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