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首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主題會議在麗水舉辦

2016-10-27 17:19 來源: 浙江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千百年來的廣袤田野,碰撞到長著“翅膀”的互聯網,將煥發出怎樣的新精彩?

10月26日,首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主題會議在麗水舉辦。來自全國18個省和3個自治區的電商大縣政府負責人,和全國各路電商專家以及一大批農村電商創業者一起進行頭腦風暴,為人們審視2.0版的農村電商發展新趨勢,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新模式

網絡眾籌下鄉來

本次會議的一個現場是麗水市美術展覽館。在這裡,人們直觀地感受到了網絡的驚人力量:手工製作的“倪老腌”牌辣椒醬可以媲美“老乾媽”在海外精品超市的售價,一瓶就賣到40多元,一年就光賣辣椒醬就可以收入700萬元。

“倪老腌”品牌創始人倪向明是幸運的,但更多的農村電商創業者則在互聯網的大海裏默默奮鬥。其中不少人發現,網絡眾籌幫助他們走出了新路。

在麗水市副市長林亮的發言中,遂昌一個稻米眾籌項目被重點提及。2016年5月,遂昌縣副縣長趙文明發起了稻米眾籌項目。高坪鄉茶樹坪村的村支部書記黃久富將300畝荒地流轉後,種植高山生態稻米,推出了“梯田運動會”“爸爸帶你割稻子”等活動,通過互聯網發起眾籌。僅僅一週時間,就籌得9.9元到9999元不等的970份支持,共計營收26萬餘元,使得茶樹坪村的稻米從先前的兩元一斤,賣到了一斤12.9元。絡繹不絕的遊客,使得全村51戶民宿520個床位常常爆滿。

在林亮看來,“縣長眾籌賣大米,小小山村成網紅”是麗水農村電子商務新嘗試、新探索的一個縮影,基於電商的分享經濟不僅帶來了豐富的農産品銷售渠道和更高的溢價,而且更重要的是帶來了鄉村的整體變化,村莊美麗了、旅遊紅火了,村民收入更殷實,鄉村生活更美好了。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對遂昌的網絡眾籌嘗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未來的銷售渠道肯定是多元化的。”他説,農村電商難就難在把農産品賣到城裏去。通過眾籌這樣一種更具參與感的方式,不僅增強了消費者對於農産品的認同感,更增加了優質農産品的品牌黏性。

“眾籌的背後是新的互聯網邏輯。”浙江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東明認為,眾籌解決了以往農産品銷售渠道單一,過分依賴阿裏巴巴、京東等大平臺的問題。通過全民分銷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農産品的推廣銷售成本,促農增收,更激活了鄉村。

新産業

賣産品到賣體驗

“適銷對路的買賣才是真正的好買賣。”用省商務廳副廳長徐高春的話説,想要發展好農村電子商務,必須研究透徹城市居民的需求,不能閉門造車。大部分的城市人買菜還是會選擇離家近的菜市場,去農村買“土貨”主要還是一種嘗鮮的心態,農村電子商務如果只盯在“賣産品”上,很可能成了一錘子買賣,如何向城市人“賣服務”,成為了農村電子商務可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

在慶元縣橫坑村,遊客可以花錢認領山上的果樹,遊客走了,果樹由村民負責照看。每年到了果實成熟的日子,遊客又回到村裏親手將果實採摘下來。“時不時還有遊客打電話問我,果樹長得怎麼樣了。”橫坑村村委會主任葉華愛説,每當遊客來問,他就拍張照片用微信發過去,原本素不相識的遊客,都成了好朋友。許多遊客就這樣成了這裡的常客。

“傳統的農家樂在注入了電子商務的基因後,增加了消費者的現實體驗,增加了農村和城市之間的黏性。”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説,通過網絡手段擴大傳播,偏僻而又美麗的鄉村得以被城市人發現,經過了一次良好的親身體驗,消費者會有更強的消費慾望,到農村體驗不一樣的風情。

大會會場內,一條巨大的橫幅特別引人注意,醒目的大字介紹了麗水小樓民宿,而故事主人公夏小樓的故事在會場裏大屏幕上滾動播放。小樓民宿就在蓮都區大港頭鎮農村,人們到這裡住宿,就能體驗到濃濃的鄉土風情。“站在畫鄉看甌江,就好像看到奶奶在江邊洗衣服的樣子。”夏小樓説,一到週末,來自上海、福建、江蘇等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體驗民宿、果蔬採摘、觀光農業,這些旅遊項目依靠農村電子商務打造了一條全新的産業鏈。大會現場演示了一款全新的應用,即“一機遊麗水”微信服務平臺,遊客在這個移動端平臺上可以很方便地制定旅遊路線,預定、選擇滿意的農家樂、民宿或者景區。遊客消費後,線下的商家還能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全程化的跟蹤服務。

“廣大農村地區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投資潛力和産業潛力。農村電商最終的作用還是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李鳴濤説,將提升用戶體驗和農産品銷售融合為一體,成為了農村電子商務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新工程

“互聯網+”助扶貧

遂昌縣垵口村人周水香,是從農村走出來的電商人。大會召開這一天,她是開著凱迪拉克來的。這一刻,她在以前從未敢想過。因為7年前,當她帶著孩子返鄉加入農村電商大軍時,創業的啟動資金還是在當地婦聯的幫助下,向信用社貸款了4萬元才解決的。

今天,她的身份是一個叫“農總管商城”電商平臺的創始人,為農戶提供地道農特産品網絡銷售。目前,入駐該電商平臺的農特産品、文創産品商戶已達300余家。周水香僅僅是被互聯網改變的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創業者,是互聯網讓她擺脫了貧困。

互聯網,已經真真切切地成為許多人改變貧困狀態的利器。在偏遠的慶元縣張村鄉,返鄉大學生陳支全為幫助鄉民致富而發起了“互聯網+張村留守雞”扶貧計劃。不僅通過網絡幫助老人銷售土雞土鴨,還發放雞鴨幼苗給老人,等養大後再回購。這些土雞、土鴨一經觸網,價格馬上從平時的每斤30元增至45元。目前,這個項目已為張村鄉的87戶老人帶來了30余萬元的收入。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麗水農村電子商務銷售額76.06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20多倍。麗水農村網店數達1.1萬家,直接解決就業崗位3萬個,間接帶動就業崗位8萬個,成為農民增收的好幫手。

不僅僅是麗水,政府利用農村電子商務開展的精準扶貧在全國遍地開花。“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村都有至少一個淘寶合夥人。”黑龍江省明水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羅文明在接受採訪時説,明水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為了讓農民儘快脫貧,當地借助“互聯網+”來實現彎道超車。“比如淘寶合夥人通過幫助當地鄉民代買、代賣、繳納水電費、話費充值等,每月收入不比當地一名公務員差。”羅文明説。

“國家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國務院扶貧辦高級經濟師曲天軍在會上分享了甘肅省隴南市成為全國首個電商扶貧試點市的成功經驗。位於秦巴貧困區腹地的隴南曾因交通不便,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加快推進網店入村,建立電商精準扶貧機制,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有效解決了貧困鄉村農産品賣難問題,大幅提高了貧困戶收入。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也特別強調了互聯網對當今農民脫貧的獨特意義。他認為,“互聯網+三農”能夠極大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