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哈産能合作帶來發展新契機

2016-10-29 07:20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阿克鬥卡銅礦選廠項目現場,中哈工人在一起工作。人民日報記者 謝亞宏 攝

哈薩克斯坦東部的阿克鬥卡地處新亞歐大陸橋的樞紐,每年數以萬計的列車從這裡呼嘯而過。如今,這個“火車拉來”的小鎮因“地下寶藏”重新煥發生機:距城30千米的草原深處,埋藏著儲量達18.5億噸的世界級銅礦。在中國的幫助下,一座銅礦選廠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地下寶藏即將掀開面紗。

一座銅礦將帶來一座新城

2014年底,哈方業主經過慎重選擇,與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色股份)簽訂價值5.3億美元的銅礦選廠建設合同。在中方克服了工期緊張、環境艱苦、設備通關複雜等一系列難題後,目前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工廠將於2017年3月正式投産。

走進初具規模的項目現場,綿延3000米的礦石傳送帶、高聳的廠房和礦石堆出現在記者眼前。據阿克鬥卡銅礦綜合部經理魏玉光介紹,項目組已澆築11.3萬立方米混凝土,吊裝1.7萬噸鋼結構,敷設地上電纜51.2萬米,如此龐大的工程量在中企海外同類項目中首屈一指。哈方在工程監理中全部實行西方標準,這對中國企業也是全新的考驗。經過短期的適應,中方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實現了“歐洲標準,中國速度”的目標。

不到30歲的柯西莫夫是一名測量員,就住在項目附近的小城裏。他告訴本報記者,在這裡工作一年多了,對薪資待遇等都滿意。工作之餘經常與中國同事交流,還學習了不少中文。

柯西莫夫十分看好這裡的發展前景。“工廠建成後,礦石年處理量可達3000萬噸,能産出50萬噸銅精礦,帶來2000個工作崗位。更重要的是,隨著銅礦的落成,這裡將‘生長’出一座新城,新産業、新技術將給我們帶來新機會。”

銅礦的落成對中國而言同樣意義重大。阿克鬥卡銅礦項目部項目經理陳正海對本報記者表示:“阿克鬥卡銅礦品位高,距離中國邊境僅數百千米,在品質、運輸和經濟成本等方面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未來中國銅冶煉行業將擁有物美價廉、清潔的進口源。可以説,這座銅礦是中哈兩國互利合作的絕佳證明。”

中國技術改善工業重鎮環境

巴甫洛達爾是哈薩克斯坦北部的傳統工業重鎮,擁有一座規模位列全國前三的石化廠。為提高油品質量,同時保護環境,巴甫洛達爾石化廠正在進行現代化改造。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設備”與“中國技術”成了升級換代的代名詞。

一台臂長達92米的中國産650噸履帶起重機,顯示出中色股份承建的硫化裝置項目在巴甫洛達爾石化廠的地位。該項目是石化廠改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哈企業2016年7月簽訂價值1.7億美元的工程總承包合同,計劃于2017年底完工。

項目總經理張建斌對本報記者説,在項目使用的全部250多臺設備中,超過95%是“中國製造”,項目的大部分工藝流程都採用中方方案,具有技術成熟、操作簡單、故障率低等諸多優點,其中造粒機等設備的質量效率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該項目中要更新的硫化裝置分為四部分,可將石油煉化過程中經催化、加氫、焦化等過程産生的廢水廢氣進行分離處理,處理後工廠的各項排放物指標將達到發達國家排放標準。”項目副經理張成武告訴本報記者。此外,該裝置還能將分離出的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轉化成硫黃,年産量達6萬噸,創造額外經濟效益。

中方的工作得到了哈方業主的高度評價。巴甫洛達爾石化廠項目監理、首席工程師尼達什科夫斯基對記者表示:“這是我們與中方合作的第三個項目,足見我們之間合作的順暢。中國同行們的工作速度和質量都值得稱道,帶來的設備也經受住了考驗。多虧了他們,我們周圍的環境更加清潔。”尼達什科夫斯基向記者透露,在接下來的工廠改造中,哈方仍會優先考慮中國企業作為合作夥伴。

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漢暉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哈兩國全面深化合作,産能與投資合作早期收穫項目清單中已包含51個項目,總投資額268億美元。在兩國領導人的全面推動下,“一帶一路”和産能合作為中哈關係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中方願同哈方攜手努力,共同開創中哈友好合作的美好未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