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20年前我國還有近95萬社工人才缺口

2016-10-30 15:36 來源: 工人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京在京津冀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專題研討會上透露,根據國家人才培養戰略規劃,到2020年需要145萬名社會工作者,目前僅僅有50萬名左右的隊伍,還有將近95萬名的人才缺口。

此次研討會主題為“專業社工融入社區養老服務”。劉京表示,社區養老是我國養老事業中最重要、最具有社會價值的養老模式,也是國家養老資源和市場化養老資源配置的主戰場。

2013年民政部啟動了“三社聯動”的全國試點。“三社”即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在“三社聯動”模式中,社會工作的理念、方法融入社區養老服務,社會工作者隊伍成為社區服務的核心組織者、評價者、溝通協調者、政府購買服務代理者以及社區服務監管者,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陳建領介紹,北京市相繼出臺了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教育培訓、評價激勵、使用管理等政策制度20余項,各區出臺相關政策35項,對於形成“留得住”、“流得動”的人才使用和發展格局提供有利保障。未來幾年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京津冀三地應該加強信息的溝通和資源的共享,為專業社會工作在社區養老領域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據了解,2015年北京市60歲以上老年人315萬,佔總人數23.4%,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

國家開放大學社工學院執行院長烏丹星則表示,對於大部分長者來説,60多歲在家、70多歲有一些社區支撐、80多歲走向機構,這是不可抗拒的一個過程,社區成為政府及社會養老資源的主戰場。在這樣的背景下,“三社聯動”概念的提出,就是把屬於社會的還給社會,把屬於居民的自我決定權還給居民,把社會管理還給居民自己的組織。(記者 蔣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