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西部小城10年探索踢出校園大足球——來自寧夏靈武市的調查

2016-10-30 16:2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銀川10月30日電(記者 何晨陽)“我兩年前開始踢足球,它不僅帶給我快樂,更讓我變得更有團隊意識、更加頑強。”寧夏靈武市第三小學五年級學生高尚説,之前沒接觸足球的他,全靠校園的足球氛圍愛上足球,崇拜C羅的他希望在足球之路上走得更遠。

高尚只是靈武市校園中1萬多名足球“鐵桿”的一員。靈武市副市長郭敏説,靈武市共有42所中小學,4.8萬名在校生,校園足球普及率達100%,對足球産生濃厚興趣的“鐵桿”超過30%。

“我們的中小學裏活躍著64支足球隊,其中女足19支,校校都有專職足球教師和足球隊,濃厚的校園足球氛圍已經産生溢出效應,刺激著整座城市足球運動愛好者、球迷的增長。”靈武市教育體育局局長助理楊劍斌説,當地每年有20多人憑藉足球特長升入大學,目前已有8人入選廣州恒大、天津泰達等俱樂部梯隊,這源於當地10年來的探索與積累。

靈武三小足球教師古國榮表示,10年磨一劍知易行難,靈武市校園足球自2006年起步後,雖歷經多次部門整合調整,但工作沒有間斷,一任接著一任幹才産生質變,校園足球是慢功夫,要想有實效首要持之以恒。

踢足球影響學習麼?靠踢球能有出息麼?校園足球推廣之初,面對家長們的不解與疑惑,靈武市將校方責任險、個人運動傷害險等與足球運動進行無縫對接,如果學生參賽還將為其額外購買保險。同時,當地增加足球特長生的中考招生計劃,每年有20多人憑藉足球特長升入重點高中。

記者調研了解到,在用紅頭文件將校園足球事業納入教育部門及中小學考核內容的同時,靈武市還明確教育體育局、發改、財政、宣傳等部門職責,要求其在協作配合中共同履行青少年校園足球推進的工作職責,避免校園足球成為教育體育部門的“獨角戲”。

持續的投入,是發展的保證。作為寧夏銀川市的下轄縣級市,自2012年以來,靈武市年均投資200萬元用於校園足球器材、師資培訓與比賽等,當地市財政近三年累計投入6000萬元,新建和改造足球場地23塊,實現了全市城鄉中小學足球場全覆蓋。

此外,當地還明確,校園足球必須學校一把手主抓,將足球教學納入中小學課程計劃,確保每週一節足球課。楊劍斌説,為激勵更多師生參與足球運動,靈武市建立了小學、初中、高中校園足球聯賽機制和甲乙級升降級制度。

眾多的愛好者,為足球項目的“金字塔”搭建了堅實塔基,使當地各年齡段足球人才濟濟。“靈武市6年就培養出較高水平的運動員,形成層層銜接的人才梯隊,這與當地抓早抓小,從青少年中遴選有興趣愛好、有發展潛力的苗子,規劃佈局業餘訓練關係密切。”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局局長張柏森表示,廣泛開展青少年足球運動,有效增強了青少年體質,極大地提升了靈武的城市形象。

目前,寧夏大學已成為自治區足球師資培訓基地,銀川市、石嘴山市、靈武市被命名為“自治區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一些青少年足球的進一步激勵機制也正在被醞釀。“青少年足球已超越足球本身,有著顯著的社會價值、體育意義和教育功能。”張柏森説,寧夏將在借鑒靈武等地經驗的基礎上,把足球視為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搶抓機遇帶動足球運動廣泛開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