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楊淩示範區: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新突破

2016-10-31 10:35 來源: 陜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國農業現代化已具有堅實基礎,進入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梯次實現的新時期。”——這是日前國務院印發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中對我國現階段農業現代化特徵所作出的基本判斷。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立足更高層次發揮作用,實現由內而外、自上而下的新突破,是國家農業高新區楊淩必須面對的一次大考。10月24日,楊淩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郭社榮在黨建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堅決的態度,更大的工作力度,力促黨建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為在更高層次上發揮示範區作用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在籌備第23屆農高會的衝刺階段,擰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發條”,已成為楊淩履行國家使命、奮力追趕超越的必勝法寶。

倡導先進適用技術:“加法”變“乘法”

老辦法收一畝油菜田,至少需要3個勞力3天時間,而用新辦法收穫油菜籽,則最多只需要2個勞力2小時。通過簡單對比,先進適用技術的巨大優勢清晰可見。5月19日,在漢中洋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發的機械化專用油菜新品種“陜油28”,以現場觀摩的形式,顛覆了人們對油菜種植、收穫無法機械化的傳統成見。

過去人們習慣“培育”農作物新品種,但在“陜油28”身上,“培育”變成了“研發”。對於農業適用技術的倡導與推廣,楊淩正在經歷由“加法”向“乘法”的轉變。“陜油28”在選育初期,就同時開展了“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的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形成了集品種、播種方式、草害控制、機械作業于一體的配套技術。在不同生態區進行了育苗、移栽、收割、脫粒的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産示範,將科技創新貫穿于整個農業生産的全過程。

不是單一科技元素的簡單疊加,而是多門類學科的有機融合;不是某一環節的單獨攻關,而是全産業鏈的協同創新。作為先進適用技術的倡導者,2016年以來,楊淩立足高層次,不斷強化“區校一體、協同創新”機制,支持兩所大學和企業構建“産學研用”農業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國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兩個聯盟”作用,推動農業科技跨區域協同創新,實現了農作物育種、節水農業、食品安全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先進適用技術的新突破。

引領先進經營模式:“線上”連“線下”

9月10日,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緊張建設,楊淩現代農莊集群線上服務平臺正式啟動。旖旎的現代田園風光、野趣十足的鄉村採摘遊、優質的楊淩特色農産品,化身為團購網上的旅遊套餐,微信朋友圈裏的H5和一個個購物鏈結,呈現在大眾眼前。

同樣惹眼的還有,10月10日在西安舉辦的“JU20-新農計劃戰略峰會”。這場由楊淩示範區管委會與阿裏巴巴集團聯合發起的“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不僅是農科巨頭與電商巨頭之間的直接對話,更是農産品消費市場升級的前奏。

根據行動計劃披露的內容,楊淩示範區將依託在全國的216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與阿裏巴巴集團旗下的聚划算網購平臺開展合作,打造以電商預售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經營模式。在線上,消費者可以網購由楊淩“背書”的優質農産品;在線下,農産品經常遭遇的滯銷難題得以解決,農民增收的通道更加順暢。

從推廣現代農業科技,到讓農民直接從先進經營模式獲益。楊淩示範區始終站穩“三農”立場,為提高現代農業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與話語權不懈努力。線上消費,線下體驗,電子商務已成為連接農業與服務業的市場紐帶,增大全産業鏈附加值的“加速器”。楊淩正在以現代農業融合互聯網思維,著力打通制約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瓶頸,催生符合時代要求和市場需求的先進農業經營模式。

開拓農業國際合作:“互通”加“互鑒”

2016年國慶長假第二天,從楊淩示範區各單位抽調精幹力量組成的“自貿辦”,就已經開始緊張有序地進入角色。按照“凸顯楊淩特色定位,服務陜西總體方案”的思路,自貿區楊淩片區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開創楊淩特色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交流新格局”。

作為我國開拓農業國際合作的重要“橋頭堡”與“策源地”之一,楊淩示範區2016年加快了農業“走出去”的步伐。

中國小麥每畝增産82%!8月份,從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由楊淩現代農業園區公司負責建設的中哈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第一年在該國試種的中國冬小麥5號品種,遠超當地品種平均畝産175公斤的産量,達到319公斤。

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在由楊淩樂達草業公司建設的中吉農業示範園裏,1萬平方米的充氣大棚已經拔地而起,2.56萬株果樹、園林綠化苗木、花卉等已經定植完成,5.48萬株西紅柿、彩椒、水果黃瓜、聖女果等蔬菜種苗培育成功。

民心民意藉由良種、良法、良藝相連互通,理想理念通過農業科技成果互賞互鑒。借助陜西全力建設絲綢之路新起點的東風,借助中國楊淩農高會大舞臺,以及國際援外培訓等平臺,楊淩紮實開展現代農業國際合作與交流,實現了新突破,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記者 鄭棟 郭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