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通訊:“中國亭”、中國製造與中巴情緣

2016-11-01 19:3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11月1日電(記者 肖春飛 趙暉 申宏)11月,中國已是深秋,但南半球的巴西,正在迎接炎夏到來。

在裏約熱內盧蒂茹卡國家森林公園半山腰,建有一座“中國亭”。記者登臨時,細雨濛濛,霧嵐瀰漫。不多時,海風勁吹,大霧散去,眼前躍出裏約最經典的伊帕內瑪海灘,浪花若白練,俯瞰者無不心醉神迷。

“中國亭”,正是中國與巴西——北半球與南半球兩個大國共同演繹的一部大片的序幕。雖然故事開頭帶些悲情,但接下來精彩紛呈。

大片的魅力,往往正在於此。

“似是而非”的中國亭

因為俯瞰城市的絕佳位置,中國亭已是裏約標誌景點,曾出現在電影《裏約大冒險》裏。

裏約姑娘蘇埃莉·科代羅一大早領著外地朋友登上了中國亭,觀看美景之餘,還不忘介紹中國亭的來歷。她告訴新華社記者,以前常來觀景,但對中國亭的來歷並沒有什麼了解。隨著“中國熱”在巴西的興起,她對與“中國”相關的事物逐漸感興趣,特意就中國亭查找資料,現在都能給外地朋友們當講解員了。

不過,對登臨中國亭的大多數中國遊客來説,乍看可能忍俊不禁。遠遠看,飛角、重檐,這個山間觀景勝地還真有“中國范”。但走近細觀,差異立現,原該粗壯的立柱過於纖細,本應引頸昂首的中式雕龍也成了俯首噴火的“西方龍”。

中國亭的“似是而非”也在情理之中。200多年前,中國茶農的到來開啟了中巴民間交往的一線“門縫”。但在中國早期移民的辛酸背後,巴西看到的並非一個清晰的中國。

據考證,1812年,受當時遷都裏約的葡萄牙攝政王若昂六世之邀,首批300多名中國茶農來到裏約培育茶樹。王室還特意在裏約植物園辟出一塊,專門種植茶樹,意圖打破被英國壟斷的茶葉貿易。

在中國茶農指導下,巴西種茶業一度欣欣向榮,巴西也成為了繼中國和日本之後的第三大産茶國。然而,由於英國在國際市場上萬般阻撓,巴西的“茶葉夢”最終破滅。茶葉滯銷導致茶園敗落,中國茶農頓時失去了謀生手段,思鄉心切但無錢返鄉,不少人鬱鬱成疾、晚景淒涼。他們想家卻回不去,就開出了一條從茶園到蒂茹卡公園的小路,在如今中國亭所在處搭建了一個涼棚,於此遠眺大洋,倚柱思鄉。

1903年,裏約市政府為紀念中國茶農建造了這座“中國亭”。然而,上百年前的短暫接觸,並沒有讓中國與巴西這對遙遠的陌生人真正熟知,中國亭的“似是而非”恰恰是這種認知差異的體現。

斗轉星移,如今,“中國亭”俯視著的巴西第二大城市呈現出越來越多有形無形的中國元素,“以茶結緣”的中巴之間,出現了更多、更寬廣的溝通橋梁。

有緣萬里的“中國製造”

裏約城裏,一片長期被阿拉伯後裔商戶壟斷的小商品市場內,近些年入駐了不少中國商戶。生意競爭中,一名中國姑娘與一名阿拉伯小夥子“衝撞”出一段緣分。不同文化在這塊包容的土地上拼出了“緣分的天空”。

這是巴西導演埃斯特萬·齊亞瓦塔在喜劇片《中國製造》中講述的故事。影片2014年上映時,吸引了大量巴西觀眾。拋開情感主線,這部影片的種種細節也展示著“中國製造”在當今巴西的發展。

的確,巴西人今天的日常生活離不開“中國製造”。小到電子産品、空調,大到渡輪、地鐵、電力和通訊設施,來自中國的投資、貿易、科技和文化往來贏得了巴西的市場和巴西人的友誼。

如今,巴西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投資目的地國和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場。中國連續7年成為巴西最大貿易夥伴國。近兩年來,巴西也成為中國禽肉、牛肉進口第一大來源地。

不久前閉幕的裏約奧運會上,“中國製造”成為賽場外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無論是冉冉升起的各國國旗,還是奧運吉祥物、比賽器材、安檢設備、地鐵列車,中國製造無處不在。以至於有媒體驚呼:“無論本屆奧運中國能奪得多少面獎牌,毫無疑問,中國都是裏約奧運最大的贏家。”

河北女孩王伊立是喜劇片《中國製造》的主演。她説,這些大大小小的“中國製造”便捷了巴西人的生活,但巴西人對中國的了解和認知仍較淺。她希望通過塑造中國新一代移民形象,反映不同文化交匯時的碰撞、調適和融合。

“以前,巴西普通民眾提到中國,首先想到的是功夫、長城和熊貓,僅此而已。但近幾年來變化非常明顯,我身邊的一些巴西朋友開始使用微信,習慣從中國網購商品,去過中國或計劃去中國的巴西人也越來越多”,王伊立自豪地介紹。

王伊立本人也是中巴交流日益擴大的受益者。2014年,主演《中國製造》讓王伊立在巴西人氣直升。同一年,在巴西福塔萊薩金磚峰會上,王伊立被邀擔任翻譯,是峰會上最年輕的同聲傳譯員。大學畢業後,王伊立加入了母親創辦的中巴國際文化交流公司,母女兩人還經營著一家中文學校。在王伊立看來,與中巴經貿的快速發展相比,中巴翻譯人才缺口很大。

心心相通的中巴情緣

近年來,巴西人對漢語的熱情不斷升溫。10月25日,巴西帕拉州立大學孔子學院舉行揭幕儀式,這是巴西第9所孔子學院,也是孔子學院首次落戶巴西亞馬孫地區。

巴西現在是擁有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最多的拉美國家,註冊學生近2萬名。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為巴西人搭建了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平臺,豐富了巴西人對中國的認知。

通過孔子學院結緣中國,並因此開闢人生新天地的巴西人不在少數。幾年前,17歲的聖保羅小夥櫟樹借助“孔院網絡春晚”比賽,獲得了到湖北大學學習漢語的機會。後來,因在中國國內一檔綜藝節目中的桑巴熱舞,他一下成了“網紅”。與中國的結緣,為櫟樹搭建了更高的夢想平臺。

隨著中巴經貿往來和民間交往的蓬勃發展,中巴結緣的故事越來越多。中國青年音樂人趙可也收穫了一段奇妙的巴西緣。

趙可對來自巴西的另類爵士樂——波薩諾瓦非常著迷,經常演唱巴西波薩諾瓦大師伊萬·林斯的作品。他一直有個願望,就是結識林斯,促成中巴爵士樂的交流與合作。一次很偶然的機會,通過在中國訪學的巴西學者牽線,趙可終於得識林斯,後者對趙可大為讚賞,邀請趙可赴巴西合作。共同的音樂理想和追求,讓兩名年齡差距30歲的巴中藝術家相見恨晚,很快開始了共同出版專輯、舉辦演唱會的合作計劃。

與中巴爵士樂合作剛剛起步相比,200年前與茶葉幾乎同時走進巴西的中醫已結出豐碩果實。日前,華人中醫針灸師宋南華被巴西科學、藝術、歷史和文學學院授予“終身院士”稱號。如今,巴西已有8000多名醫學院畢業生從事針灸專科,巴西260家公立醫院開設了針灸科室。

古往今來,中巴之間的故事宛若繁星。這兩個“金磚國家”中的重要成員,這兩個舉辦過奧運會的發展中國家,這麼遠,又這麼近……如果説,有形之亭將中巴交流往事重溫,那麼,中巴民心相通的無形之亭,正在現實的一個個場景裏溫暖地聯接。

中巴情緣的大片剛剛開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