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評價“指揮棒”接通政策“最後一公里”

2016-11-07 11:21 來源: 文匯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海人才政策持續釋放利好,在多所高校引發新動靜——
評價“指揮棒”接通政策“最後一公里”

從一年前的上海人才“20條”提出研究推進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到如今的“30條”中明確“保障高校和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諸多新政讓廣大高校和科研一線人員感到“解渴”

在人才“30條”中,明確將科研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給高校和科研院所,單位主管部門和國資管理部門對科技成果在境內使用、處置不再審批或備案。這將有助於高校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

當下的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正向縱深推進。優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進一步提升高校“紙變錢”的能力,評價“指揮棒”尤為關鍵。

在上海理工大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領銜的科研團隊今年7月對太赫茲技術完成成果轉化、組建太赫茲技術創新研究院後,學校隨即將這個研究院定位為“技術高地”和“人才特區”:面向高端人才的長聘制、按照項目進行目標考核的PI制、面向部分科研人員的合同制,以及未達成考核目標的退出機制……全新的人事管理和考核評價制度在這裡開啟試點。

而在上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滬上多所高校開闢的校內“人才特區”亦備受一線教師關注。

這些發生在大學裏的新動靜,和滬上人才政策持續釋放利好息息相關。從一年前的上海人才“20條”,到最新發佈的人才“30條”,上海在引人、用人以及人才評價等關鍵環節接通了政策“最後一公里”,並在此基礎上再做突破。

高校用人自主權有了更多保障

從一年前的上海人才“20條”提出研究推進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到如今的“30條”中明確“保障高校和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諸多新政讓廣大高校和科研一線人員感到“解渴”。

上海大學圍繞“高原高峰”學科建設,已成立了數個“學科 (人才) 特區”。諸如上海材料基因研究院、上大上海美術學院、上大上海電影學院等已從學校層面獲得了較大的用人自主權。上海大學人事處處長朱明原告訴記者,首席負責制、團隊考核制、協議薪酬制、聯合雙聘制、國際評估制等多元評價考核機制,目前已在“學科 (人才) 特區”逐步推行。

根據人才“30條”,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實行在崗位結構比例內,依法自主開展崗位考核、自主聘任和解聘專業技術職務。而就在今年早些時候,市教委出臺 《關於試行市屬高校教師分類考核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同樣要求對處於不同職業發展階段的教師、不同發展平臺的教師進行分類考核。

在上海理工,告別“一刀切”的評價,“分類”正在成為建立科學考核評價體系的一個關鍵詞:學院分類考核,人員分類晉陞,成果分類激勵。上海理工大學人事處處長姚儉介紹,相關試點目前已在太赫茲研究院先行啟動。在這個“人才特區”,圍繞太赫茲技術轉化,僅各類人員的聘任方式就有6種不同的類型。比如,對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的專職研究或研究教學型人才實施“準聘—長聘制”,引進人員的首聘期為3年,依據首聘期考核結果與本人申請,決定是否長聘。

更值得關注的是,上海理工專門設計了“退出機制”———“人才特區”實行“未達即轉,非升即走”,未完成聘期任務目標,退出“特區”。

記者從市教委獲悉,從今年年初開始,上海啟動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計劃。除了按照“一校一策”原則給予相應的資源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將一批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打包”下放給試點高校,其主要內容包括人事薪酬、財務資産、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基建審批5個方面共14條政策,涉及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高校人員編制、績效工資核定、固定資産處置等。

“三權”下放,成果轉化動力活力得到激發

通過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形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有助於成果轉化的良好科研環境,這是進一步提升高校“把紙變成錢”能力的關鍵所在。

在復旦大學,一項抗腫瘤藥物專利以不超過6500萬美元許可美國HUYA公司獲得該藥物的全球獨家臨床開發和市場銷售的權利;在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上半年知識産權轉讓、許可總經費達4666萬元,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總經費的90%……據悉,滬上高校眼下都在探索開展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實施成果轉化,並對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為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其中,上海海事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以不同方式,走通了以股權激勵形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沈煒説,在升級版的人才“30條”中,明確將科研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給高校和科研院所,單位主管部門和國資管理部門對科技成果在境內使用、處置不再審批或備案。“這不僅給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權,而且有助於高校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

談及人才新政,職稱評聘在廣大高校教師關注度頗高。根據上海人才“30條”,將建立市屬高校崗位結構比例動態調整機制。對符合條件的高校,適當增加正高級崗位,向重點學科和成果轉化崗位傾斜。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本市高校教師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實行聘任制從2002年實施後,相關評審聘任權已下放至高校,市教委不再組織統一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俗稱職稱) 評定。不少高校為提升職稱評聘公正性,已開始引進第三方開展學術評議。(記者 樊麗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