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構建醫療資源分配的新格局

2016-11-11 07:18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構建醫療資源分配的新格局
——廈門市衛計委主任楊叔禹談分級診療

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日前印發,對於福建、安徽等綜合醫改試點省在醫保、醫藥、分級診療等關鍵環節推進的探索給予了認可並推廣,其中福建省廈門市對分級診療這一重點領域所探索出的經驗作法,引起社會關注。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廈門市衛計委主任楊叔禹。

記者:從事醫改研究或工作的專家、官員普遍認為,分級診療真正構建之時,就是醫改成功之日。為何如此突出它的重要性?

楊叔禹:從資源配置角度,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導致優質資源向大城市的大醫院集中,嚴重影響了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效能。從緩解百姓“看病難”來説,分級診療可積極推動基層醫院和大醫院形成不同功能定位,讓大醫院回歸學術和診治疑難急危重症的定位,讓基層醫療機構做好常見病和慢病的防治。因此,在醫改佈局中,分級診療制度可以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事關醫改成敗,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牛鼻子”。

記者:廈門如何打通分級診療的“任督二脈”?有何特色?

楊叔禹:分級診療成功的關鍵,在於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而家庭醫生簽約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居民是否真正受益,醫務人員能否積極參與。廈門家庭醫生簽約實行專科醫師、家庭醫師和健康管理師的“三師共管”的團隊服務模式,是醫務人員“人的組合”,有別於醫聯體式的機構間的組合,它更為貼近管理要素,簽約對象的信任度更高,履行簽約協議的可操作性也更強。

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醫改工作,市醫改辦、衛計委、發改委、人社局等相關部門共同制定了《廈門市家庭醫生基層簽約服務實施方案(試行)》。現在,全市共完成簽約40余萬人,簽約率19.1%,簽約人群中高血壓、糖尿病覆蓋率超過30%,65歲以上老年人覆蓋率超過45%。“三師共管”的簽約慢病病人續簽率高達80%,提前完成七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指導意見》關於簽約覆蓋率的要求。

記者:有哪些經驗可在全國複製和推廣?

楊叔禹:近年來,各地分級診療方面都作出了有益探索,而廈門經驗主要有五個方面。第一,廈門早在2014年提出的“三師共管”理念,提出了由健康管理向全科、由全科向專科的分級診療創新模式,實現了醫療機構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市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第二,在基層醫療機構的績效分配方面打破了以往收支兩條線,績效總額封頂等做法,明確規定簽約服務費全部用於激勵團隊簽約服務且不納入原有績效分配體系,其中20元由機構統籌用於家庭醫生簽約相關工作,80元由團隊考核後自主分配,20元綜合考核後按分數激勵簽約團隊。如此,團隊成員每年較以往會增加3萬~6萬不等。第三,在基層打破了只能使用基本藥物目錄內用藥的限制,簽約居民在大醫院診斷明確並需維持用藥的,可通過“備案”方式進行個性化藥品採購;第四,將簽約居民按照健康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和服務,很大程度緩解了人員不足所造成的管理質量下降問題;第五,通過可穿戴設備和信息化進行健康管理,較好地提升了服務效率。(記者 金振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