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找尋教師職業的美好未來

2016-11-14 07:29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湘域小學,教師在教學生敬少先隊隊禮。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中小學教師職業狀況調查③】

根據國家公務員局發佈的消息,今年共有148.63萬人通過2017年國考報名的資格審查,據此有媒體算出本次國考平均考錄比為55:1。如此激烈的競爭讓考生感到不安,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張人利卻心生羨慕,該校今年一共有9位新上崗教師,而他們是從50位報考的應屆畢業生中挑選出來的,“教師招聘比起公務員考試的考錄比相差太遠了”。

如何讓教師職業更有吸引力,這個問題時時撞擊著講臺上教育從業者們的心。

培養職業興趣是增強吸引力的基礎性工作

“影響茶水顏色的因素是什麼”?這是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學實習老師小田留給五年級學生們的課後探究課題。即將從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類專業研三畢業的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

儘管從小就立志從教的小田本科並沒有如願進入師範類院校,而是“陰差陽錯”地成了一名工程技術人員,但為了心中“不滅的理想”,2014年,他還是辭去工作,專心備考北京師範大學的師範類研究生。

“職業吸引力往往與求職者的興趣聯絡緊密”,多年從事師範教育的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范先佐發現,有些學生身上就是具備“教書育人的情懷”。“待遇水平、社會地位只是某個職業給予從業者的相應物質回報”,在范先佐看來,培養師範生的職業興趣,是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的基礎性工作。

茶的品種、沖泡次數、茶葉放置時間、水的溫度……小田迫不及待地向記者展示學生們在微信群裏關於探究課題的“熱烈討論”。那一刻他笑容燦爛,“我很享受這樣的職業成就感。”

如今,每天站上講臺的小田除了教內容以外,還會考慮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工資待遇再提高是趨勢

“教師的地位正在提升”,這是湖南省株洲市某中學初三教師小陳看到最近一則新聞時的第一反應。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目前正在湖南省全面展開,今年12月底前,湖南全省將完成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新體系下的首次評審,此次,增設了146名正高級職稱名額。

作為第二批試運行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試點地區,3年前,湖南省株洲市選出了首批19位正高級中小學教師,讓小陳印象深刻的是,“當時還有體育老師擠進了這份名單”。

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推進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提出改變過分強調論文、學歷的傾向,注重師德和實踐經歷等,並對農村和邊遠地區教師實施政策傾斜,這一舉措被視為發給全國中小學教師的“大禮包”。

儘管正高職稱名額有限,需要“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小陳和他的同事們看到了希望,“方向是好的”。

事實上,與職稱相關的工資待遇一直是中小學教師們的關切點。吉林、山西等地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方案均已陸續實施,其中都提到要將“中小學教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提高10%”。

但在范先佐看來,“作為傳授知識的主體,教師的知識更新和能力提升需加倍重視”。他表示,針對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的“國培計劃”的規模應當繼續擴大,以便讓更多教師受益,同時各地也應該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多樣的專項培訓,以滿足基層教師的需求。

“外來壓力”需要“對症下藥”“制度減壓”

記者在採訪中感到,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既要通過提高待遇、改革職稱評聘方式、減輕職業的“內生壓力”等方式實現,也要疏導社會的過度焦慮,緩解轉嫁到教師身上的“外來壓力”。

“教師的部分外來壓力是可以通過建立制度來減輕的”,張人利理解家長們關心孩子成長的心情,但是佔用教師休息時間的做法讓人為難。於是,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對症下藥”出臺規定:非緊急情況下,家長只能通過郵件與教師聯絡,而教師必須在兩天內回復郵件。剛實行沒多久,“新規的效果就立竿見影地顯現出來”,家長擠佔教師休息時間的情況“明顯減少”。

張人利表示,這些做法並不是為了阻隔家長與教師的交流,而是要將這種交流引導到“正常且有效”的軌道上。他補充道,每月最後一個週五的下午,家長還可以來校和學校領導、教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最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轉變家長的觀念”,在最近的一次家長會上,張人利就給1500多位家長介紹了有關“教學測量”的相關理論,以幫助家長正確認識和理解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學生成績波動等問題。在他看來,“緩解家長焦慮,也是在間接減輕教師壓力”。這樣的“校長課堂”已經成為該校每次家長會的“固定節目”。

“由於學校之間有差別、地區之間有差異、城鄉之間有不同,教師的苦惱既有共性問題,又有反映不同社會空間特性的個性問題”,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鄔志輝認為,“提高教師職業吸引力,既要回歸職業本性去幫助教師解決普遍面臨的職稱、薪資等問題,降低社會對教師的過高期望,又要站在社會角度考慮東西部教師、城鄉教師、不同教育理念之間的差異,‘對症下藥’,用制度與政策進行彌補”。(記者 陳鵬 通訊員 付春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