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富民強省 提供堅實的質量基礎和技術保障
——近年來青海省質量工作綜述

2016-11-15 08:29 來源: 青海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質量建設是富民強省的基石。

作為國家綜合實力和民族整體素質的集中反映,質量,越來越成為全世界面臨的重大戰略性問題。近現代以來,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把質量強國納入國家戰略,實現經濟騰飛;我國于2012年頒布了《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建立了由18個部門共同參與的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30個省份深入開展質量強省活動並逐級建立了質量考核制度。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我省的質量工作圍繞建設質量強省,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不斷強化質量工作組織領導,完善質量工作政策體系,在未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質量安全事故的同時,堅持以質量的提升“對衝”經濟的放緩,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質量基礎和技術保障作用。

把質量發展作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我省設立了青海省質量獎,將質量發展與安全列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總體規劃,提升質量工作整體水平;制定了《關於推進質量強省戰略促進全省經濟提質增效的實施方案》和每年出臺行動計劃,夯實政策基礎和工作舉措;探索建立質量工作考核體系,在2015年首次將環境質量納入了對市(州)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內容的同時,2016年又創新了差異化的市、州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制度,省對市州政府質量工作考核體系現已基本健全。

這一系列做法,使質量引領作用有效彰顯。

同時,大力推進質量工作體制持續創新。建立並完善了《質量工作聯席會議》《標準化工作聯席會議》《旅遊工作聯席會議》等多項聯席會議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質量工作體制;質監、住建、農牧、旅遊、水利等各質量部門結合各自工作職能,相繼從質量管理、績效考核、品牌建設、信用檔案、等級劃分等多個方面建立了70余項質量管理制度,進一步豐富了質量工作內涵,有效推動各行業質量管理工作規範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以多種舉措推進質量強省戰略深入開展。

到目前,全省質監部門已建成國家質檢中心3個,在建國家檢測中心2個;食品安全風險産品監測點擴大到46個,覆蓋所有的市縣區,主要監測微生物等15大種類;6個市(州)、縣農産品質檢機構通過驗收,已建或在建農産品監測機構32個,有2個重點地區鄉鎮農産品監管機構具備農藥殘留檢測能力,全省“三品一標”認證總量達到421個(無公害農産品182個,綠色食品112個,有機食品74個,農産品地理標誌41個,綠色生産資料12個)。

各級質量部門按照“放、管、服”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厘清了抓質量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尤其是實行質量監管體制分級管理後,全省縣(區)質監、食藥工作體制得以完善,工作力量得以加強,基本職能得到覆蓋。採取多種舉措,以群眾關心、社會關注、問題突出的産品和地區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質量提升、專項整治、專項檢查、監督檢查等綜合執法行動,違法生産、經營和制假售假等行為得到有效打擊。期間,共受理和查處侵權和假冒偽劣商品案件1024件,搗毀制假窩點180余處,為企業和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8億元。初步形成了質量共治格局。

2015年以來,全省産品質量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2%以上;建築工程質量一次交驗合格率控制在95%以上;種植業産品、畜禽産品、水産品平均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6.7%、99.8%和93.8%;三江源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優,以西寧、海東為重點的東部城市群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分別達到77.6%和73.3%; 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質量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全省産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高,總體形勢向好,假冒偽劣産品得到有效遏制。

著力提升青海品牌效應,現已基本形成了質量獎、青海省名牌、省著名商標、青海老字號等品牌體系。全省現已擁有國家質量獎提名獎2個、青海省質量獎3個、中國馳名商標43件、青海著名商標175件,青海省名牌産品72個,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1個、國家優質工程獎1個,青海省建設工程“江河源”杯獎(省級優質工程)17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12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4個,建成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46個。崑崙山、藏羊等品牌走出國門,發揮了明顯的品牌引領效應。

質量強則國強,質量興則國興。與全國一樣,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積累,我省目前已經具備全面提高質量生産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破解質量工作薄弱環節,推動質量工作共治格局,強化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完善質量工作考核體系,深入推進質量強省活動,加強以質量創新為突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引導各方面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真正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省質監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 葉文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