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發佈

2016-11-16 08:29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重慶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發佈
到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創新中心

近日,市政府正式發佈《重慶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的出臺,有著怎樣的背景?提出了哪些目標和重點任務?將給重慶帶來什麼變化?11月15日,市科委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對《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4.4萬字,3大板塊

——科技創新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和行動綱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全力構建綜合創新生態體系,突出科技創新引領支撐作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質量整體躍升,創新活動日趨活躍。”該負責人説,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於服務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增強創新供給的質量和效率為主線,以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為保障,我市制定了《規劃》,作為“十三五”時期我市科技創新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和行動綱領。

《規劃》全文約4.4萬字,分為發展願景、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3大板塊,共12章。第一個板塊是發展願景,由發展基礎與趨勢、發展思路和目標兩章構成。第二個板塊是重點任務,由聚焦重點領域技術創新、優化創新資源佈局、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等9章構成,較為系統地回答了在科技創新中“如何激勵企業技術創新” “如何有效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 “如何引進外部創新要素和人才資源” “如何促進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如何處理政府與科研單位及科技人員的關係” “如何弘揚創新精神和創新文化、營造創新氛圍”等關鍵問題。第三個板塊是保障措施,主要是對規劃實施與監測管理進行了明確。

“1+3”定性目標,10項定量目標

——區域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生態更優化

“《規劃》提出了‘1+3’定性目標和10項定量目標。”市科委負責人稱。

“1”是指總體目標,即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城市行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初步建成西部創新中心。

“3”是指3個分類目標,一是創新型經濟結構基本形成。構建起知識密集、多點支撐的産業結構,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産業集群,文化創意産業快速發展;

二是區域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要素集聚輻射能力顯著增強,産學研協同高效,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大幅提升,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批重點專業學科,聚集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研製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和技術。規模以上工業類國有企業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

三是創新生態更加優化。基本形成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創新資源配置更加科學有效,激勵創新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更加健全,全社會創新意識大幅提高,形成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價值導向和文化氛圍。

10項定量目標包括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達到60人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0家,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達到1.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6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400億元以上,公民具備科學素養的比例達到8.3%。

9大重點任務

——增強創新自信,培育10大企業研發創新中心

“十三五”時期,我市規劃了9大重點任務,包括聚焦重點領域技術創新、優化創新資源佈局、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構建高效的研發組織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設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全方位開放式創新、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

在聚集重點領域技術創新方面,規劃了先進製造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技術三大技術創新重點方向,同時兼顧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農業、生態環保、新型城鎮化、公共安全6個方面的技術創新,將集中實施一批重點研發專項和重大科技工程,有效解決我市産業升級與經濟轉型的技術供給,培育創新發展新優勢。

在優化創新資源佈局方面,以創新要素的集聚與流動促進産業合理分工,加快形成多點多極支撐的創新發展格局。到2020年,把兩江新區建成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國家級知識産權示範園區,在全市率先進入創新型區域行列,成為西部創新中心的核心展示區。

在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方面,我市將通過實施企業研發投入倍增計劃、企業研發機構倍增工程,科技型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重點培育10大企業研發創新中心,不斷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在構建高效的研發組織體系方面,我市將推動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和科研院所制度,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源頭作用,提升科研體系整體效能。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發揚多元、開放、包容、共享的創新創業文化十分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規劃》也強調,要建立多要素多層面聯動的生態系統,使創新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這既包括實施知識産權強市戰略,持續推進質量、標準和品牌戰略,完善激勵創新的公共政策,強化科技金融服務支撐,也包括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弘揚創新精神和創新文化。”該負責人表示,對此,我市倡導百家爭鳴、尊重科學家個性的學術文化,增強敢為人先、勇於冒尖、大膽質疑的創新自信。將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容錯糾錯機制,營造自由寬鬆的科研氛圍,對單位和個人在創新活動中勤勉盡責但未達成預期目標的,不做負面評價。(記者 張亦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