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天鏈護舟凱旋路——北京空間信息中繼傳輸技術研究中心目擊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側記

2016-11-18 18:4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田兆運、蔡琳琳、胡彪)11月18日,已經在軌飛行近33天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就要返回地面,北京空間信息中繼傳輸技術研究中心參試人員按捺著內心的興奮與激動,靜待兩名航天員凱旋。

“神舟十一號,通報飛船工況!”大廳裏傳來清晰的調度聲。

“神舟十一號明白!”指令長景海鵬的聲音堅定有力,從容中透著自信。大廳顯示屏上,航天員已身著厚重的白色航天服,關閉頭盔面窗,在返回艙內等待回家的時刻。

“一次調姿開始!”13時許,左側大屏幕的三維倣真動畫顯示:飛船緩緩地轉動著,飛行姿態逐漸變化。中心參試人員緊緊盯著屏幕上的參數變化,這是飛船返回地球的關鍵一步,不能有絲毫差錯。

“第一次調姿到位!”任務總體崗位上,工程師武鴻飛正在密切關注中繼衛星前、返向鏈路情況。

隨著“軌返分離”指令下達,飛船返回艙與軌道艙依依告別,返回之路又邁進了一步。

據中心負責人介紹,在以往的載人航天任務中,由於只能使用窄波束中繼天線,在飛船返回調姿後,無法保證中繼鏈路維持,這次任務首次加載寬波束中繼天線,覆蓋範圍更寬,大幅提高了返回段天基測控鏈路穩定性。

“神舟十一號,返回制動開始!”飛船推進艙噴出耀眼的火焰,飛船開始減速,沿著預定的返回軌道直奔地球而來。此時,天鏈一號01星成功與直升機機載中繼終端建立通信鏈路,屏幕上出現搜救直升機起飛的畫面。

得益於三星組網的優勢,天鏈一號01星提前一個多小時就指向了主著陸場,搜救直升機從起飛到完成搜救任務的全過程畫面都能通過它實時傳回北京,為飛船主著陸場與北京中心之間提供圖像、話音傳輸服務。

為確保搜救畫面順利傳回北京,高級工程師上官步軍與工程師錢志峰已在著陸場駐守一個多月,與其他搜救人員一起進行了多次演練和近20次專項測試。

200公里,150公里……飛船按預定軌道向地面靠近,並已逼近大氣層。

幾分鐘後,大廳調度裏傳來“推返分離”的口令,飛船推進艙與返回艙分離。隨即,返回艙進入“黑障區”,與地面的聯絡暫時中斷。不久,衛星實時傳回主著陸場直升機拍攝到的畫面:寬闊的大草原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祖國大地正敞開胸懷,等待著神舟十一號撲入她的懷抱。

飛船出現了!一個紅色的火球出現在搜救現場的攝像機鏡頭中,並實時傳到大廳的屏幕上。火球越來越亮,越來越近。

“發現目標!”搜救現場傳來的報告聲此起彼伏。沒過多久,搜救現場發回報告:“北京,神舟十一號飛船已著陸,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雷鳴般的掌聲響徹整個大廳!參試人員激情相擁。

自天宮二號發射以來,他們連續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守護,終於迎來了兩名航天員平安返回。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