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點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2016-11-19 07:4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新增兩項約束性指標——
重點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享受零污染的土壤,這不僅是人民群眾的強烈呼聲,更是政府施政所向。近年來,我國先後出臺了“水十條”“土十條”“大氣十條”,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要看到,治理工作任務依然複雜嚴峻:部分地方水污染嚴重、土壤污染問題突出、大氣污染時有發生,已經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安全隱患。

為進一步推動相關工作,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通過《“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美麗中國建設規劃出更加清晰的路線圖。11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例行政策吹風會上,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將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規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重點,全力打好生態環境保護的攻堅戰和持久戰。”趙英民表示,《規劃》明確,到2020年,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産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樣性喪失勢頭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總體而言,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已取得了一定戰果。數據顯示,2015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了23.6%;酸雨區佔國土面積比例由歷史高峰值的30%降到7.6%;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Ⅰ到Ⅲ類比例提高到66%,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至9.7%。

“但也應該看到,我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環境污染重、環境質量差、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生態環境與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相比有較大差距,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趙英民表示,以水環境為例,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努力,我國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但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環境需求相比,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平衡、流域生態破壞的現象比較普遍、面源污染現在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部分支流污染嚴重等問題依然突出。

“水污染表現在水上,根子在岸上,水環境治理要遵循流域的客觀規律,實施精細化管理。”趙英民表示,《規劃》提出堅持“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並明確要求系統推進河流、湖泊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有望實現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的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10項約束性指標基礎上,此次《規劃》又增加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兩項約束性指標。至此,“十三五”階段生態環境保護的約束性指標達到12項,分別是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細顆粒物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地表水質量劣Ⅴ類水體比例、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以及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總量。

據了解,當前我國污染地塊土壤污染環境問題突出,部分地區污染地塊類型複雜,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嚴重,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安全隱患,急需加強污染地塊的環境監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塊風險,實現安全利用。同時,我國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對農産品質量和生態環境構成安全隱患,急需加強農用地土壤環境的監督管理,防控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防止造成污染危害,實現安全利用。

為解決水、土、大氣污染,《規劃》提出,要強化源頭防控,夯實綠色發展基礎;深化質量管理,大力實施三大行動計劃;實施專項治理,全面推進達標排放與污染減排;實施全程管控,有效防範和降低環境風險;加大保護力度,強化生態修復;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實施一批國家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

為確保《規劃》落地,有關部門則將定期開展監測評估。“2018年底進行中期評估,2020年底進行終期考核,考核結果向國務院報告,向社會公佈,納入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趙英民説。(記者 沈 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