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地鐵10號線斬獲工程諮詢界大獎

2016-11-25 08:50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午8時30分從西釣魚臺站出站上班的市民李佳不會知道,她每天上班乘坐的10號線,如今已經全球知名。記者昨日從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獲悉,有著工程諮詢界諾貝爾獎之稱的“FIDIC2016”花落北京地鐵10號線。

這是北京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首次獲得該獎項,而10號線也刷新了國內單線最長獲獎項目的新紀錄。

路徑原有兩條線

成環省了兩個億

10號線也被稱作“地鐵二環”,和2號線一樣,是一條呈現出環形封閉的線路。而城建設計軌道院副總工程師、10號線主設計師田東卻説,這條線險些不能“成環”。

在北京市早期的軌道交通規劃圖上,10號線並不是一條環路,而是只有半圈左右,另外半圈是11號線。這兩條線搭接之後,還甩出了條“尾巴”。如今這條尾巴變成了西郊線,11號線和10號線融合,成了“地鐵二環”。

“當年從圖紙上看這兩條線的結構很合理,但是換乘點選擇的有問題。”田東説,當年選擇的換乘點大致位置為石榴莊和長春橋,而這兩處都不是人流密集、像國貿或者中關村這樣的寫字樓集中之地。

“如果按照當年的換乘方案,換乘站就起不了作用了。”田東説。

如今的10號線通車以後,每年要運送5.7億人次乘客,相當於每個北京市常住人口每年都要坐26次10號線。這樣大的乘客量,將換乘站放在兩個當年還不發達的區域,不僅起不到換乘效果,還會給乘客造成很多不便。

於是,兩條地鐵線變成一條地鐵環線的設計啟動了,設計團隊説,這就是北京“地鐵二環”。而這樣一個變動,讓整條線路至少省了兩億元。

車站設計有創新

有時換乘仍犯難

10號線全長57.11公里,一共有45座車站。其中,國貿站等分離島式車站為國內地鐵站點的創新之舉。

“在重要的立交橋下建設地鐵站有安全風險,我們乾脆把傳統站臺一分為二,中間用通道連接起來。”田東説。

宋家莊站也有創新。本市首次採用加寬島式站台端部楔形方案,增加到接近20米寬度的站臺能讓人員更快疏散。而公主墳站採用4個象限單獨設置附屬站廳,每個都具備出站及換乘功能,乘客朝4個方向疏散,能讓效率提升4倍以上。

可對於李佳這樣的普通乘客來説,就算得了國際大獎,10號線要“吐槽”的地方仍集中在換乘。

李佳的同事劉晨晨,每天要在慈壽寺站從6號線倒10號線。要問哪站換乘最麻煩,她會毫不猶豫地給慈壽寺站投一票。

“你知道嗎,這一站的樓梯特別窄,還要分4段路上行下行。”朋友圈裏,劉晨晨俯拍了一張換乘中人擠人的圖,還配上這樣一段文字——“穿著正裝、高跟鞋,走這段路真酸爽。”

可是如果反之,10號線換乘6號線就近很多。為此,地鐵族BBS中還有人特意寫了一個“逆行攻略”:“從西行車輛的尾部(站台東端)下車,走就近的‘逆行’通道。”

如今運量已居首

建議平峰可逆行

不僅僅是慈壽寺站,其他很多換乘站,都有相應的問題:A換B線的換乘路線垂直且短,但B換A線的換乘,就相對很長。

“從最初設計時,我們就要考慮整體的運量和每一站的換乘量。在高峰時間段,用換乘距離去拉開人流,換來相對安全的候車環境,這是必須的。”田東説,很多換乘只允許單向行走,主要是為了大家的安全。

但他也建議,運營方可以考慮在平峰時讓短的換乘線變成雙向的。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逆行,給乘客帶來便捷。

此前,10號線一期工程作為北京奧運會配套工程,曾經採用適應奧運會大型賽事突發客流的運營模式,在國內首次實現了3分鐘間隔的高水平開通,而且實現了奧運開閉幕式70分鐘內疏散觀眾的效果。

如今10號線的運量已經達到204.75萬人次,全年客流總量約5.7億人次,佔全線網客流總數的17.3%,位居線網首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