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辦證小廣告 暗藏大陷阱——山東警方偵破辦證式百萬電信詐騙大案

2016-11-25 16:1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濟南11月25日電(記者 吳書光)“證件辦好了,但拿貨得先交1000元安全保證金”“不交保證金,就拿你身份證去貸款”,一般人往往會在這樣的連蒙帶嚇後就範,匯出的錢款最後變成“打狗的肉包子”。

今年10月,山東省公安廳指導棗莊公安機關成功破獲系列電信詐騙案,抓獲7名團夥成員。經查,這些人“假辦證”而“真詐騙”,涉案100余萬元。被害人如何被騙?詐騙手法有哪些特點?記者進行了採訪。

一起辦證小廣告引發的案件

今年7月,山東棗莊山亭人張先生辛辛苦苦掙來的15500元被一通電話騙走,起因就是為了孩子上學而相信了路邊墻上的辦證小廣告,準備辦理假的水電費證明。當時對方稱將身份證等材料投進指定郵筒,“郵局有關係可以取走”。

投完材料一個小時後,對方來電稱,“證已辦好,拿證得交1000元保證金,確定你不是公安,交貨後退款”。張先生隨即按要求到ATM機上無卡無折匯款,可是對方不斷以“不交錢就拿你身份證貸款”等理由讓張先生匯錢,一個下午詐騙張先生1.5萬餘元。張先生去郵局取身份證時,才知道對方辦證只是詐騙幌子,“郵局人員説這是一種騙局”。

接報案後,棗莊市公安局抽調警力成立專案組。經偵查,犯罪嫌疑人讓被害人根據電話提示通過銀行ATM機進行無卡無折存款,且不讓被害人打印憑條,被害人的錢轉進銀行指定賬戶,隨即被轉至支付寶,隨後又被分別轉至另外兩個銀行賬戶,最後分別在安徽、河北省、陜西、河南等地銀行ATM機取現。

10月8日,山東省公安廳將此案確定為偵破電信網絡詐騙串案集群戰役第一批主攻案件。辦案民警在河南、山西、陜西等地抓獲7人,張某法是主要犯罪嫌疑人。

山亭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王向坤説,2014年以來,這個團夥先後竄至12個省份112個市以辦理證件為名實施詐騙,共實施作案3000余起,涉案金額100余萬元。

“看地圖尋找作案地”

經查,自2014年初以來,犯罪嫌疑人張某法雇傭雍某鎖、劉某偉、劉某彬、舍某某等人,先後流竄至山東、安徽、內蒙古等地,使用墨汁在縣城的街道、小區、站臺、公廁等公共場所墻壁粉刷“辦證”小廣告引誘被害人。

辦案民警介紹,這個詐騙團夥特點鮮明。首先,分工明確。有人負責打電話,有人負責粉刷小廣告,有人“監督”刷廣告的質量和數量。

張某法、馬某傑負責在鄭州及周邊地區接聽被害人電話,以為被害人辦理各種證件需繳納辦證工本費用、保證金等費用為由敲詐勒索被害人實施詐騙。張某法二哥張某修在詐騙活動中負責檢查和督促雍某鎖、劉某偉等四人粉刷辦證詐騙電話。

其次,流竄作案打擊難度大。山亭刑警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夏禦胤説,這些人比較分散,隨時流動,抓捕難度大。張某法每天研究地圖,尋找下一個更為方便的目的地。刷廣告的嫌疑人也是兩人一組,每組負責一個縣避免重復,他們一般是坐公共汽車到達張某法指定的目的地後,白天睡覺,一個晚上刷200條小廣告,每條1元,第二天退房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辦案人員還發現,為了避免打擊,負責刷廣告的嫌疑人在粉刷廣告的地區花錢購買了24張手機卡和17張銀行卡,快速轉移資金,並流動到不同地區取款。

最後,犯罪嫌疑人氣焰囂張。民警介紹,這幾個犯罪嫌疑人取款時毫不掩飾,沒有遮蓋面部,ATM清楚地記錄下嫌疑人頭像。張某法被抓時激烈反抗,“他自以為設計的很精密,沒想到這麼快被抓”。

被害人劉先生説,“電話中給對方説,早晚公安抓到你們”。對方卻回應,“我們就是幹這行的,指這個吃飯,公安抓不到我們,我們幹那麼多年了,都沒抓到,你説抓到就抓到了?”

看似很拙劣的作案手法,為何有人上當?民警分析説,辦假證本身違法,即使上當被騙也根本不報案,嫌疑人也抓住了這種心理。被害人劉先生有多個親戚在政法機關工作,但他沒敢告訴家人,“覺得丟人”。

電信詐騙需全社會合力打擊

對於辦假證的電信詐騙,警方提醒説,辦假證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群眾要提高警惕,切勿相信路邊的所謂辦證小廣告。

記者了解到,棗莊市山亭區雖然是一個山區縣,但近年來,棗莊市公安局山亭分局打擊電信詐騙成效顯著。今年1至10月,抓獲電信詐騙嫌疑人53人,摧毀詐騙平臺30個,涉案價值1800萬,挽回損失850萬。

談及打擊電信詐騙,山亭公安分局局長周美才説,小案不小看,打擊電信詐騙就是越辦越想辦、越辦線索越多、越辦越會辦,同時通訊、銀行等部門共同參與形成打擊合力也很重要。

周美才認為,辦理電信詐騙案件中,深度經營、合成作戰、保障有力等三點至關重要,這起辦證電信詐騙中,很多案件都是倒查發現,當然很多辦證人並不承認,“此外,嫌疑人都在外地,常常要奔波很久才能抓到人,保障也很關鍵”。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