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代步到騎行——重構中的中國自行車文化

2016-11-28 14:4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林德韌)在裏約奧運會上,一組場地自行車比賽的照片流傳甚廣,參加女子自行車團體競速賽的中國選手宮金傑和鐘天使的頭盔上分別畫上了“花木蘭”和“穆桂英”的京劇臉譜,最終她們連續打破奧運會紀錄和世界紀錄並最終奪冠。奧運、金牌、自行車、文化、藝術……這些關鍵詞,就這樣被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強烈的衝擊力。

這是中國自行車運動的一次突破。説到自行車,中國人再熟悉不過,自行車代表著一種文化,隨著時代的不同,這種文化的內核和外延也在不斷經歷著變化。

曾幾何時,自行車是中國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自行車幾乎是家庭必備,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自行車,中國也被一度稱為“自行車王國”。在那個時代,自行車的功能是生活和生産,更偏重於實用,自行車文化中的運動元素並不算多。

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跟自行車打了幾十年交道,對於自行車文化的變遷也有著切身感受,“在八十年代大學畢業剛工作那會兒,去單位上班,除了班車之外,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我當時上下班也都是騎車。”馬中超説。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擁有汽車的家庭越來越多,“四個輪子”開始逐漸替代“兩個輪子”。馬中超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了一個數據:“在1986年,北京市自行車佔公共出行的比例是68%,而現在這個數字是17-18%,前些年一度降到了12%。”

“當時大家一度覺得自行車是一個夕陽産業了,因為國內就快沒有市場了,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滑坡?因為中國缺少自行車文化。”馬中超説。

代步功能被替代,以“實用”為基礎的原有的中國自行車文化正在逐步消解,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提供的數字,近幾年中國自行車的産量每年8000萬輛左右,其中超過七成用於出口,中國人對自行車,仿佛已經沒有那麼熱愛了。

不過,越來越多的汽車雖然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也帶來了諸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佔用空間等新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以綠色、環保、健康為新標簽的自行車,迎來了又一次發展良機。

馬中超這些年一直在做的,就是自行車文化的推廣和普及,他説:“未來中國自行車産業的升級,在堅持技術創新路徑的基礎上,還應考慮文化創新的新路徑,即充分發揮文化的強大關聯作用,促進文化與産業的融合發展。”從2010年開始,“低碳行動,騎行中國”活動已逐步成為自行車行業文化建設的一面旗幟。一系列騎行、論壇等活動,雜誌的出版,都在為中國自行車新文化的普及添磚加瓦。由中國自行車協會參與主導亞洲自行車産業協會等等組織,也讓中國自行車文化有了更多通向國際的渠道。

低碳,綠色文化;健身,體育文化;省錢,經濟文化。從代步到騎行,中國自行車文化正在經歷一次重構,並逐漸煥發出勃勃生機。

目前,在中國進行的職業自行車賽的數量並不算多,但每年業餘性質的騎行、騎遊活動數量迅猛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各地每年舉辦的大大小小的自行車賽事、騎行活動,總量已超過3000場。與之對應,我國騎行愛好者總人數多達2000萬人,且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長。

由北京天阜體育運營推廣的2016環渤海不間斷騎行就是其中之一,該活動緊扣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及京津冀整體規劃政策,採用環渤海區域大段臨海路線,途經數個景區,將自行車觀光、旅遊、競技等元素結合了起來,這樣的“融合”在近年來的自行車辦賽中,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潮流。

“經過曹妃甸濕地、盤錦稻田騎行系統等風景區,串聯起了環渤海地區的旅遊資源。限時80個小時,同時也帶有了競技元素,我們就是想通過這兩者的結合,推動更多的自行車愛好者騎行起來,使環渤海騎行成為渤海區域發展流動的金項鏈。”天阜體育CEO曲安江説。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孔令學撰文表示:“自行車騎行其實並不是一種落後的交通方式,相反,它獨特的優勢在城市後現代化發展中已然越來越凸顯,成為兼具多種功能的重要交通出行方式:其一,自行車騎行靈活、便捷,是點到點短途交通的最佳交通方式之一,是解決公共交通換乘最後一公里難題的首要選擇;其二,自行車騎行零排放、無污染,是真正的綠色低碳交通方式;其三,自行車騎行能夠活動頸、臂、腹、腰、臀、腿等多個身體部位,可以提高騎行者心肺功能,有益身體健康,是一舉兩得的健身方式。”

從交通工具到生活方式,從交通、載物、載人到旅遊、休閒、健身,中國自行車文化正在這樣的重構中尋找一條融合發展的道路。

據馬中超介紹,中國目前自行車保有量為4億輛左右,雖然總量很高,但高端運動自行車的比重還是比較低,未來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他表示:“我們要做的一個是多樣化,一個是中高端化,一個是品牌化。要提高自行車人口的比例,以項目化運作帶動多層次、多內容的主題活動,形成行業文化發展合力。文化是永遠的經濟,無論是經濟好不好,只要文化做好了,就是軟實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