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規劃藍圖初展

2016-11-30 08:49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規劃藍圖初展
4條軌道線年內開工 18個項目明年開建

從公交車站下車,走100米就能進入一座地鐵站;出站後100米內就能租上一輛自行車……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規劃藍圖已初現端倪。2020年,100米換乘圈將建成,區域道路密度達到9公里/平方公里,高於目前中心城區值。這裡還將與中心城區和津冀之間形成30分鐘交通圈,流線型的城際列車將副中心與唐山、寶坻等地的距離拉近到半小時左右。

29日,市交通委發佈:今年通州區域內4條軌道交通開工。明年,18項市級交通基礎設施也排上日程,京津冀三地間高等級的“斷頭路”也將徹底消除。

道路

路網密度趕超中心城

路網密度是國際上衡量一個區域交通資源發達程度的參數,一平方公里內道路資源越多,交通便捷程度越大。未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路網規劃密度達到9公里/平方公里。

通燕高速輔路升級改造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礎設施已經動工,京榆舊線升級改造、漷小路一期續建最先開始。

市交通委京津冀一體化協同處負責人趙陽解釋:“這些工程先動工,是為了疏通堵點,為今後打通快速通道創造條件。”

京榆舊線只有2公里,是通燕高速輔路,周邊小區林立。“通燕高速勢必成為城市副中心的重要道路,車流聚集。作為其輔路,京榆舊線已經出現疲態,堵車頻繁。”趙陽説,這個節點通了,將改善通州區與中心城間的公路通行條件。

5.9公里的漷小路工程已經完成了七成,它的情況與之類似。明年,這條路將實現機非分離,減少貨車超載、超限和機非混行造成的道路不暢和安全隱患,形成縱貫通州區的一條南北向重要通道,輻射影響河北,帶動區域發展。

包括這兩條路在內,今年一共有7項、74公里道路開建。新開工的5項分別是京秦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高速(通州-大興)、九德路二期、孔興路和宋梁路北延。其中前兩條路屬於京津冀間現存的3條“斷頭路”中的兩條。另一條京臺高速北京段即將通車。這意味著,明年三地高速消除斷頭。趙陽説:“這兩條路將增加城市副中心向東和向西南方向高速通道,方便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大興區等地區的便捷交通聯絡。”

廣渠路東延建景觀大道

2017年,交通基礎設施新開工項目達到11項,累計長度35公里。其中包括高速公路2項——興建東六環環球影城立交和京哈高速公路與九德路立交;城市道路4項——運河東大街、通馬路和九棵樹西路的改建升級,廣渠路東延;普通公路3項——宋梁路、京唐路和九德路改建;公共交通體系2項——廣渠路快速公交(BRT)和綜合客流中心(地鐵6號線東小營)建設。

趙陽説:“這些交通基礎設施將有力加強城市副中心對外輻射能力,完善城市副中心內部交通基礎設施。”

廣渠路東延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一項。這裡被規劃為景觀大道,直通東六環,打通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之間快速路通道。不過新建段採取哪種建設形式仍在論證中,有可能實現與通州運河大道“握手”。這條路還將開行BRT線路,方便市民通勤。

還有一批項目是為行政辦公區投入使用創造條件。比如宋梁路、運河東大街改擴建工程,將完善市政府行政辦公區路網,為北京市行政機關及事業單位搬遷提供基礎保障。九德路二期將增加馬駒橋、臺湖組團的聯絡通道,進一步完善通州南部地區的路網結構。孔興路北延將向北連接胡郎路、G103國道和計劃建設的房通路,完善區域骨架路網。

同時,亮馬河北路、姚家園路東延、觀音堂路等預計于2018年前後陸續開始提級改造,它們將組成副中心快速路網,打造與中心城多路快速聯絡、屏蔽對外過境交通的道路網絡體系。

軌道

4條軌道線開工建設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體系的定位是一座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軌道交通將成為樞紐的主要支撐,實現與中心城的快速對接,對區域協同發展軸上的其他城市形成較強的輻射能力。

八通線南延等年內開工

年內,通州啟動4條軌道線路開工,包括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17號線和平谷線。

本市正在用交通主動引導城市發展,一座在軌道上的城市副中心一點點揭開面紗。

未來4年,交通部門還將加快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建設,推動城際鐵路聯絡線(S6線)、市域(郊)鐵路等多層次軌道線網建設。打造一張副中心至周邊縣市乃至京東地區的軌道交通網,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協調高效融合。

同時,交通部門將完善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其他新城及周邊區域的軌道連接,引導城市沿軌道走廊有序發展。比如結合環球影城等功能區規劃,進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軌道網規劃並推進建設;增加通州南北向軌道交通線路、副中心各組團和功能區內部聯絡的軌道交通線路。

鐵路副中心站方案全球徵集

鐵路副中心站已經啟動方案徵集。這座車站規劃有京唐城際、京秦客專和城際鐵路聯絡線等。目前,市規劃國土委正在籌備組織開展副中心站國際方案徵集工作,吸納國內外智慧,按高水平規劃、建設好車站。

到2020年,圍繞城市副中心,打造半小時交通圈。正在編制的交通規劃將錨固副中心交通樞紐地位,加強副中心與中心城區的快速交通聯絡的同時,加強與東部地區順義、平谷、大興、亦莊新城的交通可達性,特別是兩個機場的交通聯絡。同時,城市副中心將與津冀周邊地區互聯互通,到寶坻南只需20分鐘。

亮點

換乘不超百米

北京城市副中心內部計劃形成TOD模式的城市發展格局,即交通樞紐、軌道站點與功能區、居住地高度融合,軌道交通與各類交通方式的換乘距離控制在100米左右,各種公共設施緊鄰車站,滿足上下班、辦事、購物等多種出行需求。

幕後故事

外國專家獲邀參與副中心交通規劃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規劃,不僅匯聚了國內各領域的大腕兒,還請來了國外專家。

市規劃國土委、市交通委和通州區政府共同組織,邀請了國際知名交通規劃諮詢行業優秀專家團隊,組成國際專家工作營,為城市副中心交通規劃出謀劃策。

北京還就城市副中心的未來規劃方案開展了國際公開招標,全世界十余家知名的規劃設計諮詢單位,相互取長補短結合成規劃設計團體,正在分別就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包括綜合交通規劃在內的十余個專項規劃開展工作。

預計年內,詳細版本的交通規劃將正式發佈。(記者 劉冕)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