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 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能和活力
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 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能和活力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國新辦發佈會上就《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意見》答記者問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意見》。12月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就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農業部農産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一同出席新聞發佈會。
陳曉華表示,《意見》明確了支持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的畢業生、退役士兵以及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的重點領域、主要方式、扶持政策和保證措施。《意見》的印發,對於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形成支持的工作合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農村深入開展,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能和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一方面有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同時也有一大批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去創新創業,投入到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之中,呈現出人數越來越多、領域越來越廣、起點越來越高的良好態勢。初步統計,近年來從農村流向城鎮的各類人員返鄉創業的人數累計達到570多萬,其中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人員約130多萬人下鄉創業創新。他們為活躍農村經濟發揮了重要獨特作用,成為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陳曉華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去年6月和12月,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了《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和《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年以來,國務院領導同志又多次強調要採取進一步措施,便利有條件的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落實好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各項政策,各地和各有關部門按照中央要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總的看,發展勢頭很好,影響很大,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存在政策落實還不到位,融資難、用地難、人才聘用難、技術獲得難等問題,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陳曉華介紹,《意見》一共14條,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扶持範圍進一步擴大。過去主要支持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這一次擴大到了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城鎮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下鄉創新創業。這樣更有利於建立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的關係,進一步拓展資金、技術、人才流向農村的渠道。二是支持重點領域和方向更加明確。圍繞現代農業、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明確了重點支持返鄉下鄉人員發展規模種養、農産品加工、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電商以及各類生産性、生活性服務業等新業態和新模式,支持通過領辦創辦新型的經營主體、組建團隊、産業聯盟和各種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網上創業等方式創新創業,來推動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三是政策措施更加系統,包括市場準入、金融服務、財政支持、用水用地用電、社會保障、入住園區等方方面面,有很多措施有突破、有創新。四是落實要求更加明確。不僅對部門提出了要求,而且對地方政府提出了要求,要求建立落實政策的督查制。
陳曉華表示,支持下鄉返鄉人員的創新創業是一項戰略性任務,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相信隨著《意見》的貫徹落實,必將進一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更好地活躍農業和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