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牧交錯帶:中國優化佈局農業發展新空間

2016-12-02 18:5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董峻)攤開一張中國地圖,從東北的黑河向西南的騰衝劃一條線,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口密度對比線“胡煥庸線”。這條線也是半乾旱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以及山地高原和丘陵平原的分界線。

氣候和地形的差異,意味著不同的農業生産方式。這條線大體上是中國的農牧交錯帶——往東往南是傳統的主要農業區,往西往北則是主要的草地畜牧業。而這條線附近,農耕和放牧並存交錯。歷史上,許多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在此發生。

近年,這一地帶傳統的農業種養結構問題重重。現在,人們要開始全面調整優化農業佈局了。

農牧交錯帶要打造成生態農牧區

農牧交錯帶也是中國一道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但近年農牧結構失衡、水資源過度開發、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發展不可持續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明利説,一些地方草場持續超載過牧,導致植被蓋度下降、退化沙化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功能減弱;連續多年種植一種作物,土壤養分失調、耕地質量下降。可以説,區域功能與發展現狀極不匹配。

農業部日前發佈了《關於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因地制宜地推動長城沿線沙化退化地區、黃土丘陵溝壑水土流失地區、京津冀水源涵養地區等三類區域結構調整,壯大優勢特色産業。

根據意見,北方農牧交錯帶重點區域範圍包括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古、甘肅、寧夏、遼寧等7省區的146個縣。

據中國農科院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王道龍解讀,意見提出將北方農牧交錯帶建成草茂林豐、牧業發達、特色高效、資源循環的生態農牧區,努力做到産業發展與生態修復互補互促、農民增收與區域發展同步推進。

“這個區域一頭連著農區、一頭連著牧區,地域相連、産業互補,最有條件率先實現區域內外産業一體化發展,變農牧交錯為農牧融合。”他説。

農業結構調整重點是減糧增飼、增牛穩羊

這些地方的農業結構怎麼調?意見給出了明確方向:做大草産業、做強草食畜牧業、做精特色産業,突出減糧增飼、增牛穩羊、優果壯特。主要做法包括:

——調減籽粒玉米500萬畝以上,發展全株青貯玉米,推廣秸稈青貯、黃貯、微貯、壓塊、膨化等利用方式,不斷提高玉米飼料化利用水平。

——利用現有耕地,積極發展人工種草和草田輪作,擴大苜蓿、燕麥草等優質牧草種植面積,建設一批規模化、專業化優質飼草料生産基地,鼓勵苜蓿裹包青貯、乾草調製加工貯運,推進牧草産業化。

——對水土匹配條件較好的天然草原,加強改良,提升産草能力。

——突出發展奶牛,穩定發展肉牛肉羊,推進草食畜牧業提質增效。

——推進奶牛養殖小區牧場化改造,建設優質奶源基地,發展高産奶牛核心群,健全乳品冷鏈系統,促進奶業一體化發展。

——支持發展肉牛肉羊適度規模養殖,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推廣牧繁農育、戶繁企育養殖模式和舍飼半舍飼養殖先進適用技術。

針對缺水和種養脫節的問題,意見提出要發展節水農業、循環農業、休養生息農業,突出旱作節水、灌溉節水,加快建立植物生産、動物轉化、微生物還原的循環生態系統,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生態脆弱、資源環境壓力大的耕地開展退耕還草、調整種植制度。

農牧結合、種養結合將成為這一地帶農業新模式

“農牧結合是農牧交錯帶的本質特徵。”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秀東説,“這一區域在歷史上就是隨著氣候乾旱和濕潤的交替變化,出現草地畜牧業和種植業的交替發展,但總是有農有牧,因此該區域可持續發展需要農牧結合。”

他認為,種養結合是農牧交錯帶發展的最大優勢,既可以放牧,又可以種植飼草料,發展舍飼圈養,因此需要種養結合提高生産效率;農林複合是農牧交錯帶發展的重要保障,針對生態脆弱、降雨量少的問題,通過草灌喬結合建設農田防護網。

經過多年試驗研究,王明利等人發現,北方農牧交錯帶的理想利用模式是:在天然草地上合理放牧,在居民點周邊等適宜地帶種植多年生牧草或一年生飼草料作物,在河谷等適宜地帶開墾建設高標準農田種植糧食作物、蔬菜和特色林果等,形成以草牧業為主,糧食産業為輔,特色小雜糧、蔬菜、林果等産業為補充的産業體系和産品結構。

對此,意見鼓勵在降水300毫米以下地區種草、300至400毫米間草灌結合的種植模式,改造景觀、開發休閒功能。同時繼續加強草原保護與建設,深入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全面推行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實施草原生態保護重大工程,提升草原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

未來,這一地區的目標是基本建立“投入減量、生産清潔、資源節約、循環再生”發展新模式,形成藍天白雲相連、綠草果樹相映、黑白花牛群相間的生産生態新景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