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協同創新不要花架子,要啃硬骨頭”——對話京津冀協同創新見證者

2016-12-04 09:2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 李崢巍)京津冀三地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進展如何?難題幾許?如何進一步促進三地形成協同創新之勢?區域協同創新的下一站在哪?記者就此追問京津冀協同創新見證者,北京中關村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主任朱希鐸,追問協同創新的成果與難題。

記者: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作為首批創新實體,日前正式入駐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此舉是基於怎樣的考量?將給天津帶來哪些改變?

朱希鐸:中關村天合平臺幾天前正式簽約,成為首批入駐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45家企業之一。作為北京中關村整合開放實驗室資源的重要成果轉化平臺,天合平臺計劃要在天津建設一個“綜合性專業系統平臺”,現在是起步階段。按照我們的計劃,到2017年上半年,我們的技術對接功能,包括遠程視頻、信息化路演展示、項目動態跟蹤等功能,以及我們探索的科技成果市場轉化成熟度評價模型(TCM)等將正式落地天津濱海。可以説,將會把天合變成當地快速對接中關村上萬個創新主體的窗口。

實際上,這也是基於長期考量的決定。因為京津冀三地各有所長,北京具有豐富的創新資源,天津有製造業基礎和産業譜係,河北具有大量的空間資源。而長遠來看,北京的科技成果難以落地的難題與津冀的傳統産業升級難題,都需要協同解決。所以我們積極配合中關村鎖定的包括天津濱海、曹妃甸、保定等重點分園,以此推動成果落地。

記者:天合很早就開始推動京津冀區域科技成果對接、轉化、落地等,您覺得這兩年來,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取得了哪些顯著變化、顯著成績?

朱希鐸:過去兩年多,京津冀協同創新的進程是大為加速,各個層面的推動都取得了系列成效。例如,我們在過去八個多月的時間裏,與秦皇島市的青龍縣合作,用科技創新助力當地農業經濟提質增效。這個縣城是秦皇島下面一個農業特徵非常明顯的區域,農民希望通過科技創新提升農業産出,實現增收,而現代農業技術、電商技術、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物聯網等技術等等都可以幫助他們提升産出與利潤。

然而,當地政府與農民卻苦於找不到精準支撐其轉型的解決方案或服務平臺。基於此,天合在八個月之前到了青龍縣,我們先後多次帶著北京的農業經濟、育種領域、大數據、電商等領域的專家到河北考察、調研,提出適合當地的發展解決方案。這和以往的技術轉移很不一樣,我們在京津冀區域做的是一套專業的定制化轉移服務,需要高度契合現在跨界融合、“互聯網+”等新變化,以往很快就能完成的對接,現在往往要變成至少一年多,長則兩三年的動態過程。這個技術轉移需求目前正式進入轉移實質階段。

青龍的例子説明,京津冀協同發展、協同創新,正從以前的開開會、見見面,轉變深化到實質階段。可以説,京津冀協同創新不要花架子,而是要敢於啃下硬骨頭。

記者:這是區別於早前企業自發的項目對接的新階段、新特徵嗎?如何理解這種深化合作對區域創新力的影響?

朱希鐸:這就好像是從協同創新1.0版本,轉換升級到協同創新2.0版本。1.0版本的協同創新是先行的企業的自發探索,包括很多園區開設了河北的分園,這些探索為區域協作“破冰”,提供了很多經驗和模式;2.0版本則更加敢於面對區域的産業難題,以共性的需求,來尋找專業的支持。例如,區域面對融合創新有些手足無措,通過中關村來實現既體現個性需求又高度整合的創新資源對接,解開區域産業升級的難題。

記者:下一步京津冀協同創新還需要從哪些方面進一步突破、優化?

朱希鐸:京津冀協同創新已經邁出可喜的關鍵幾步。然而,要打造産業協同的創新體系,京津冀三地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專業意識,主動、提前佈局新産業、新分工。當前互聯網促進各行各業在融合創新,一地的産業升級,往往涉及諸多技術領域、研究成果。因此,以企業簡單對接科研機構的傳統推介會、交流考察,恐怕難以持續促進區域形成創新鏈條。而縱觀全球科技産業的發展,專業的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是決定成果落地、帶動産業增長的關鍵推動力。因此,下一步京津冀區域需要打破區域思維,形成區域專業技術轉移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從北京實驗室,走向創新的京津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