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能源互聯網推動能源革命
能源安全是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指出,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能源互聯網”。能源互聯網代表世界未來能源發展方向,是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手段。
助力構建新型能源供給利用體系
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産國和消費國,形成了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給體系,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生産生活用能條件顯著改善。儘管我國能源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面臨巨大挑戰,特別是傳統化石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排放了大量污染物,影響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又面臨成本、技術、市場機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約,發展遭遇瓶頸。因此,應樹立系統思維,從能源技術、生産、消費、體制等多方面入手,改變能源利用方式,構建新型能源供給利用體系。
當前,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互聯網、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産業深度融合,正在推動能源行業的變革。能源互聯網是一種將互聯網與能源生産、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産業發展新形態。它能打破原先相對獨立的不同類型能源的界限,在先進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以電力系統為核心、多種類型能源網絡和多種形式交通運輸網絡高度整合的新型能源供給利用體系。在橫向上,它能夠實現不同類型能源相互補充;在縱向上,它能夠實現能源開發、生産、運輸、存儲和消費全過程的“源—網—荷—儲”協調。這對於調整我國能源結構、提升能源綜合效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等均有重要意義。
能源互聯網在邏輯上分為物理層、信息層和商業層三個層次:在物理層,不同類型的能源互聯互通;在信息層,能源生産、利用等各個環節的數據和資料全面共享;在商業層,市場效率在物理層、信息層融合創新的推動下將大大提升,除了滿足能源需求,還將創造新的價值。因此,其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能量—信息—經濟三元驅動機制:不同類型能源的深度融合便於全面、充分地獲得整個能源互聯網的信息,充分利用這些信息能夠提升市場效率、優化資源配置,進而推動整個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能源互聯網將改變傳統的以生産滿足需求的能源供給模式,推動實現能源生産消費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