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陜西省航天技術轉民用打破日本壟斷

2016-12-05 09:35 來源: 陜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陜西省航天技術轉民用打破日本壟斷
60人小廠兩個月獲2億元市場訂單

從10月初到12月初,短短兩個月時間,航天科技四院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下屬的銅箔裝備分廠獲得了2億元的産品訂單。這個僅僅60人的小廠,贏得市場的秘訣在於將高端的航天焊接和旋壓技術轉化到民用産業,其研製的用於銅箔生産的關鍵設備——2.7米陰極輥打破了日本産品對國內市場形成的壟斷。

12月2日,記者在銅箔裝備分廠看到,巨大的訂單帶來了火辣辣的幹勁和沉甸甸的壓力,一線工人在全力生産。而在廠門口,一套配有2.7米陰極輥的銅箔生産設備正在裝車發貨,即將運往廣東。廠長吉毅松告訴記者,上半年,企業的訂單還不到3000萬元,而4季度一下接到2億元的訂單,共有100多臺設備,企業生産任務排到了2018年。

據介紹,銅箔作為一種傳導材料,在電子産業領域應用廣泛,電腦、手機、新能源電池等産品都要用到,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産業興起,鋰電銅箔市場需求旺盛,市場前景廣闊,而生産銅箔的專用設備也商機無限。

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擁有高端的航天焊接、旋壓技術,這是生産銅箔設備的優勢技術,但由於前期與市場沒有很好地對接,該技術一度“英雄無用武之地”。2014年,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下定決心進軍銅箔設備市場,成立了銅箔設備分廠,並主攻該産業高端設備——2.7米陰極輥。技術人員借鑒美、日等産業強國陰極輥的設計理念,對關鍵結構進行優化升級,最終掌握了核心技術。儘管技術在手,但在當時國內市場上,日本産品佔有率達到了85%,佔據近乎壟斷的地位。2015年底,河南的一家企業同意以成本價試用兩台銅箔設備分廠自主研發的2.7米陰極輥,但工期緊急,僅僅只有6個月。

今年5月1日深夜,國內首臺自主製造的2.7米陰極輥誕生。次日,産品交付用戶。在河南這家企業的廠房內,中日雙方設備在同一車間投産使用,生産出的銅箔接受同一台儀器檢測。一項項數據顯示,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銅箔裝備分廠製造的陰極輥所産出的銅箔,從質量到外觀絲毫不遜於外國設備加工的産品,而且依託航天旋壓技術旋出的無縫鈦筒陰極輥更優於日本的焊接有縫産品。用戶隨即決策批量使用該廠設備。久旱逢甘霖,這一戰以品質為自主研製設備贏得了尊嚴,更讓銅箔裝備分廠的名聲迅速傳遍國內業界。

吉毅松告訴記者,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銅箔裝備分廠將堅守精益求精的航天軍工品質,用優質的産品贏得更多市場。(記者 沈謙 通訊員 賀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