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人才新政30條助力創新人才跨越“成長的煩惱”

2016-12-05 10:20 來源: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舉行的黑馬營創業分享會上,上海觸寶科技首席執行官王佳梁的交流方式有些不一樣:“我是做輸入法的,通過打字來表達。”隨著他手指在手機鍵盤上按動,大屏幕上快速顯示出一行行文字。8年前,剛創業的“技術男”王佳梁恐怕沒想到,他們設計開發的觸寶輸入法、觸寶電話如今在全球擁有用戶分別達到3億以上,企業已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美元C輪融資。

“對發明人來説,不創新是死路,創新成果得不到保護和轉化,更是死路。”在王佳梁看來,創新創業的法治環境尤為重要。創新人才尤其看重的是,科技成果等知識産權是否能得到最大價值的開發。

日前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人才新政“30條”),完善創新創業法治環境、加強創新成果知識産權保護等內容,對創新創業人才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指引性的保障措施。

專利申請開出“綠色通道”

使用智慧手機輸入文字時,人們更多的是用手指點擊,單手操作並不方便。今年,觸寶科技團隊取得了新突破——滑行輸入,只要手指在字母間滑行,就能快速打字。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團隊正在開發創新一種前瞻性的預測輸入,根據手機主人以往的使用數據,預測推薦實用內容等。

“用幾年時間,將一項創新成果研究出來,我們希望得到嚴格的專利保護。”在國內,專利、商標等知識産權侵權行為時有發生,對創新者來説,知識産權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專利授權期往往很長,一個專利往往需要三五年。對於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發明人希望能縮短申請週期。”讓“王佳梁們”興奮的是,市知識産權局等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對上海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的發明創造開出“綠色通道”,發明人可申請加快審查,提早授權。

去年,上海人才新政“20條”甫一齣臺,新政風向標之一指向營造知識産權保護的氛圍。2015年,全市專利申請量為10萬餘件,與2014年同比增長22.5%。全年本市專利授權量為6萬餘件,與2014年同比增長20.1%,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與2014年同比增長51.5%,本市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2.1%。至2015年末,上海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近7萬件,與2014年同比增長23.8%。

“我們的多項技術進入專利授權‘綠色通道’,週期縮短了半年多時間。”王佳梁説,對於風雲瞬變的智慧化時代,這樣的政策助推無疑給創新人才贏得了更多的時間,讓創新成果儘早得到專利保護。

激發知識産權的最大價值

對創新人才來説,一項創新成果的知識産權得到保護,大大增加創新底氣。如果這項無形資産的價值,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則無疑更助推創新動力。對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一支專家團隊來説,他們經歷了一次知識産權服務帶來的“驚喜”。

東方醫院教授級的醫療團隊在研製治療心衰患者的醫療器械時,取得重大的技術突破,當滿懷憧憬與企業洽談成果轉化時,得到令人失望的報價:1000萬元。滬上知識産權管理和成果轉化服務機構盛知華接手這一項目後,談判結果震撼了發明人:企業願出5.4億元許可費,這還不包括後期銷售提成,並承擔全額研發經費。

“許多發明人不懂專利,不會叫賣,估摸不出知識産權的真正價值,黃金就被淹沒在黃沙中。”上海盛知華知識産權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趙保紅和許多發明人打過交道,在她看來,營造良好的知識産權環境,需要涌現更多專業成熟的科技仲介服務。在為東方醫院科研團隊進行知識産權服務中,他們找到了一個尚未披露的重要技術創新點,為這一創新點申請了國際專利,以它為核心與企業就專利許可進行談判,最後讓企業心服,使得這項科技成果得到更大價值轉化。

不少科研院所技術專家坦言:技術人員往往更關注研發,而對於産業化的商業程序等了解得並不完善,當新發明出來,申請相關專利就要查閱成百上千篇文件,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創新人才需要的恰恰是這樣的知識産權專業服務,讓他們騰出更多的時間做研發,在科技成果轉化上更多地獲益。”

去年以來,創新人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好消息,上海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助推知識産權成果轉化往專業化方向發展。徐匯區建立上海知識産權服務業聯盟,依託盛知華、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上海硅知識産權交易中心等專業機構,推進更多知識産權成果轉化。市知識産權局推動浦東新區與擴容後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實現知識産權工作對接,將“專利資助”事權下放至浦東新區。市科委圍繞科技仲介服務體系建設推出技術轉移、科技諮詢等服務能力提升補貼的實施方案等。

為創新成果服務,永遠在路上

“無論對創新人才、企業還是城市來説,進行知識産權佈局需要有長遠眼光,更需要長期的過程。”人才新政“30條”落地後,對上海今後的知識産權環境營造和保障,許多創新人才充滿信心。

在“20條”基礎上,人才新政“30條”增加和細化了知識産權服務和保護內容。在創新創業者看來,建立創新人才維權援助機制,完善知識産權融資服務平臺等讓更多的創新無後顧之憂。觸寶科技在發展壯大進軍海外市場時曾經遭遇美國的專利訴訟,企業差一點被拖垮。數據顯示,我國連續13年因知識産權侵權而成為遭受美國“337調查”最多、涉案金額最高的國家。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時如何更好地防範知識産權侵權風險,上海商務委成立“上海國際貿易知識産權海外維權服務基地”。作為全市知識産權海外維權公共服務點,系統開展知識産權風險防範、案件協調應訴指導等工作。至今,這一基地共協調美國337知識産權調查案件5起,最終為不少上海企業保住了海外市場。

市知識産權局透露,未來幾年,上海知識産權創造要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將進一步完善知識産權政策,重點鼓勵申請發明專利、PCT國際專利、商標馬德里國際註冊等。上海正在籌備建立知識産權交易所,幫助知識産權權利人把知識産權轉化出去。

知識産權成為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不少專家建議,上海需要培養一批複合型的知識産權人才,不僅對技術精通,還要熟悉市場,不僅要掌握法律,還要具有商務談判的能力,使得更多的創新成果獲得高質量、高價值的專利並成功轉化。

王佳梁説,“我們跨越‘成長的煩惱’,插上知識産權的雙翼,才能更好地擁抱創新創業的偉大時代。”對創新創業者來説,“最好的時代”已經到來。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