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探訪新疆北部牧區:冬窩子裏冷冬不“冷”

2016-12-06 18:4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6日電(記者 關俏俏)經過多場風雪“洗禮”,位於新疆北部的塔城地區已是銀裝素裹,房頂、田間、原野、高山……到處都被皚皚白雪覆蓋。當各地忙著應對“冷冬”之時,距離塔城市300多公里的“冬窩子”哈拉包爾卻是暖意融融。

在新疆北部,不少哈薩克族牧民還保持著傳統遊牧生活,一年四季逐水草遷徙,轉場成為他們重要的生活方式。當冬季大雪覆蓋草原,牛羊無法吃草,牧民便將牛羊趕到海拔較低、風雪較小的冬牧場過冬。“哈拉包爾”就是這樣一處地方,因為冬季降雪少,成為塔城地區托裏縣多拉特鄉三個牧業村的冬牧場。

今冬新疆多地降雪時間較往年早,持續時間長,給牧民生産生活帶來一定影響。12月3日,記者跟隨援疆幹部驅車輾轉6個小時,進入冬窩子探訪牧民今冬的生産生活。

每年12月20日到次年3月20日融雪時,牧民都會趕著牲畜到“冬窩子”越冬。多年來,在哈拉包爾越冬的近5000頭牲畜在轉入冬牧場時,因直線距離的牧道道路難行,需繞行100公里,給牧民帶來極大不便。今年11月入冬前,遼寧援疆幹部幫助多拉特鄉將20公里的牧道修繕完成,以徹底解決牧民轉場困難。

“新修的牧道大大縮短了轉場牧民、牲畜進入冬牧場需要花費的時間,還能在冬季遇到飼草料短缺時,方便向冬牧場及時調運飼草料。”駐村幹部李衛國説。

駛離國道,前往哈拉包爾的牧道變得異常顛簸難走。車輛一會兒騎上山梁,一會兒轉入溝底,一會兒緩慢行進在冰河上,車速幾乎不到每小時20公里。同行的援疆幹部告訴記者,在這裡沒有嚮導很容易迷路,此前運輸物資的卡車因為迷路又不敢停車,兜兜轉轉了11個小時才得以進入。

記者一行的目的地是多拉特鄉阿克塞村牧民阿爾淖·達吾提的家。先期用卡車運送進冬窩子的麵粉、食用油等早已被整齊碼放在房前的空地上。從周邊或騎馬或騎摩托車趕來的牧民擠滿了空地,房屋兩旁成了摩托車和馬匹的“停車位”。

簡單地相互介紹後,援疆幹部和村民們進行了拔河、叼羊等活動。一時間,“冬窩子”裏笑聲陣陣,暖意融融。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沒能擋住大家在戶外活動的熱情。

據阿克塞村“第一書記”木拉提·哈孜介紹,阿克塞村453戶牧民中有201戶是貧困戶,是典型的牧業貧困村,今年通過外出就業、擴大養殖等一系列措施實現了脫貧。

“但近兩年肉價下跌對牧民生産産生了一定影響。”木拉提·哈孜説,今冬羊價跌至每只400元左右,使牧民收入大幅縮減。遼寧援疆指揮部總領隊王延東馬上出謀劃策,建議為牧民送來毛褲等禦寒物資的新疆金塔毛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宗濤考慮長年直購阿克塞村的優質羊毛。意向達成後,木拉提·哈孜很是興奮:“這下牧民的羊毛也能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

天色漸暗,牧民們紛紛將領到的麵粉、食用油和毛褲等禦寒物資綁在摩托車和馬背上,在天黑前趕回幾十公里外各自的家。不一會兒,室外逐漸安靜下來,只有偶爾的幾聲犬吠回蕩在冬窩子空曠的山野間。

室內,主人阿爾淖·達吾提端上熱熱的奶茶和哈薩克族特色吃食。盤腿坐在炕上,75歲的老支書沃拉孜哈孜·馬俄加木講起了這些年的變化:2000年以前,村裏沒有一個大學生,如今大學生已有43人,今年考入大學的就有17人。木拉提·哈孜介紹,凡是上大學的貧困戶子女都有4000元-9000元不等的補助,減輕了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

今年,阿克塞村還在村部周邊為84戶牧民建了新房,阿爾淖·達吾提一家也是補助政策的受益者。“來年裝扮一新就能遷入新居了。”阿爾淖·達吾提説,“今年冬窩子裏還架設了信號塔,不用再爬到山頂找信號,坐在家裏就能接打電話。近兩年分期配備的戶戶通和太陽能不僅方便了牧民的生活,還大大地減少了生活開支。”

第二天,在阿爾淖·達吾提家借宿一宿的援疆幹部婉拒了主人預備早飯的好意,將隨身帶來的蔬菜水果留給了主人。返程途中,路過的牧家炊煙裊裊,幾戶人家正在門前宰牛宰馬,儲備越冬的食物。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