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四川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建設劍指公共安全薄弱環節

2016-12-07 07:4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年來,四川省在系統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同時,聚焦頑症痼疾和漏洞短板,以道路交通安全、毒品犯罪、危爆物品、寄遞物流等公共安全危險源整治為切入點,有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亮劍道路交通頑疾

道路交通事故一直嚴重威脅著公共安全,2013年以前,四川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面對嚴峻的形勢,四川省從2013年12月起,開展了一場 “史上最嚴”的道路交通治理大會戰。

剖析近年來發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超限超載貨車是“頭號殺手”。四川道路交通治理,首先從高速公路突破,從治理“雙超”抓起,向利益格局、管理亂局開刀。

四川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委員會”,省長親自“挂帥”,分管交通、安全和公安的3位副省長分兵把關,19個職能部門聯合作戰,從管理體制上終結了“九龍治水”的亂象,而《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出臺,給各地各部門戴上了“緊箍”。

“兩年來,省政府先後共約談了7個在道路安全工作排名靠後的地方政府負責人,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産管理責任落實。”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省道安辦主任曹代學説。

在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得以實施:統一執法標準、嚴打改拼裝車、貨物裝載管理等源頭治理措施,將危險最大限度地堵在了路外。

斬斷“以罰代管”的利益鏈條是四川道路交通整治的亮點。不罰款只扣分,將違規車輛就近引導出站、卸貨,通過車駕信息平臺進行黑名單管理等措施的落實,帶來的是“不敢超”的威懾力。

一位司機對記者説:“過去超載了,罰了款又繼續跑。現在不罰了,而是勸返,中途勸下來的還要卸貨,那就更麻煩,現在真不敢超了。”

經過近3年的努力,四川高速公路沒有發生一起因超載超限導致3人以上死亡的交通事故。2015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5.6%。

深化禁毒防艾鬥爭

四川地處西南腹心,與雲南接壤,承受著緬北毒源地毒品滲透的直接威脅。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四川成為金三角毒品流入我國、進而輻射全國的主要通道之一,是國家設定的堵源截流第二道防線。

外流販毒是四川省最突出的毒情,一度成為“四川標簽”。按照“外流人員在哪,我們就追查到哪”的要求,四川與全國20多個外流販毒重點省市區構建了流入地、流出地共打共管、協作共治的管控新格局。

以“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為目標的外出務工人員,特別是外流吸販毒重點人員的摸排工作在涼山深入紮實地開展。從摸情況、做登記,到建臺賬,“一村一檔、一人一檔”的精細甄別,為外流販毒人員的系統管控提供了詳實的基礎材料。

2015年,四川全省被外地抓獲的外流販毒人員同比下降13%。達州等5個重點地區全部實現該數字歷史上的首次大幅下降,毒情重點地區涼山州外流販毒人數同比下降21%。

四川省公安廳禁毒緝毒總隊負責同志説:“要打毒梟、斷通道、摧網絡,打乾淨打徹底。”

在涼山,一個佔地1.5萬畝、各級籌集9億多元建設資金,最終達到收治康復2萬人規模的綜合性戒毒康復場所——綠色家園已正式啟動。目前,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已竣工,1100余人正在接受強戒,已累計收戒1700余人。這是四川戒毒康復理念和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吸毒人員在完成強制戒毒後,可選擇在園區生活和就業,以徹底阻斷他們與毒品、與原有社會關係的關聯。

“我們引進了玫瑰、蘋果、蔬菜種植、養殖等産業。綠色家園整個産業的形成,將為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提供勞動技能培訓和勞動創收的崗位平臺。” 綠色家園管委會副主任唐斌説。

整治危爆物品管理亂象

四川是危爆物品生産和使用大省,民爆物品的使用量居全國第二。一直以來,危爆物品管理的法規多、部門多、環節多,而粗放式的管理,又使其始終處在漏洞多、隱患大、風險高的危險狀態。

針對這些問題,四川正在探索構建了“全程監控、全程溯源、無縫銜接、共享共用”的危爆物品安全管理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生産、銷售、運輸、儲存、使用、銷毀全流程。

四川凱達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銳拿起一箱雷管説:“公安機關可以通過條碼,對我們這箱雷管的生産、銷售、儲存、使用環節進行有效的監控,能充分了解它在整個流程的流向。”

“公安機關可以對危爆物品運輸路線進行監控。可以看到車輛是否按照規定路線行駛。如果它偏離了路線,我們會及時通知當地派出所,把它攔截下來及時整改。” 瀘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三大隊協警楊川葉説。

除了傳統的民爆物品外,四川還將劇毒化學品、易燃易爆化學品、射釘器材等納入危爆物品安全管理綜合信息管理平臺。2015年,全省未發生一起丟失、被盜和爆炸事故。

集中整治僅能治標,治本的關鍵還在於同步建章立制。2016年1月,省政府出臺《關於全面加強危爆物品管控工作的意見》,構建了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和全流程管理體系,推動了全省危爆物品一體化管理格局的形成。

清除寄遞物流安全隱患

隨著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通過寄遞物流渠道交易運送違禁物品事件逐年攀升,時刻威脅社會公共安全。

從2016年4月1日起,四川所有機場、火車站和汽車站對沒有實行實名收寄和收寄驗視的包裹一律拒收,這一舉措的實施,倒逼寄遞企業必須嚴格落實100%實名收寄、100%收寄驗視、100%過機安檢的“3個100%”制度。

四川各地通過企業分擔共享、財政部分補貼等方式,新配置X光機240台,確保了寄件物品至少經過1次X光機檢測。目前,四川所有出川快件已基本實現了100%“實名收寄和收寄驗視”。

“寄遞e通”APP研發和使用,為寄遞物流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通過手機,快遞員就能將寄件人的實名信息、收寄物品的圖片、運輸方式及目的地等基礎信息全部錄入信息平臺,從而使監管部門和運輸企業對所有寄遞物品運程信息做到動態掌握,實現追蹤溯源。目前,四川全省9648個寄遞網點、36346名快遞從業人員進入信息平臺並使用“寄遞e通”。

四川183個縣市區政府明確授權由交通運輸等部門履行縣級寄遞監管職能,而郵政管理、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的聯合執法與責任查究,為寄遞物流構築了多重“安全閥”。

一名快遞攬件人員對記者説:“我們要是不按照正常的流程,就會面臨著下崗,還有經濟上的處罰。”在企業,一份份責任書的簽署,就是對公共安全的承諾。從人人建檔、規範上崗到業務培訓,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正在凸顯。(記者 徐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