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網絡直播,收起你的“任性”——聚焦《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

2016-12-08 23: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成都12月8日電(記者 李亞紅、陽娜、史競男)網絡直播這種新傳播形式,為草根“造星”提供了新舞臺,但在大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出現各種問題。為加強對互聯網直播服務的管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已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在8日開幕的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表示,將依法嚴查網絡視聽平臺,特別是網絡直播傳播色情、暴力、謠言等行為。

根治問題需各方努力

近期,有人在“快手”直播平臺上直播“做慈善”,給四川涼山某村村民發錢,直播結束後又把錢拿回來。這種現象在網絡直播平臺上並不少見。

對此,北京市網信辦約談“快手”負責人,就“偽慈善”事件進行調查取證,責令網站全面整改。“快手”CEO宿華説,未來將不鼓勵個人在“快手”發佈慈善募捐類短視頻、直播,取得相關資質的慈善機構若要在平臺上發佈視頻,必須提供合法有效資質。

北京市網信辦近日還對屬地直播類網站從事互聯網直播服務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提出嚴厲批評,責令網站限期整改。截至目前,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並從事此類業務的賬號,“快手”直播封停了103個,“花椒”直播封停了70個,“六間房”封停了1228個。

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提供互聯網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且數量還在增長。與此同時,網絡直播也正被暴力、色情和詐騙等所困擾。

監管部門近期陸續對違規網絡直播平臺進行約談、責令整改、封主播賬號等,有的涉事主播因觸犯法律被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説,當前網絡直播平臺涉及色情、低俗等直播依然存在,根治網絡直播的問題需各方聯合發力。

“粉絲經濟”與直播屬性導致監管難

網絡直播平臺的混亂與其“粉絲經濟”的盈利模式密切相關,追求聳人聽聞往往能引起關注,才能獲得“禮物”,也才能吸引廣告賺錢。現在網絡直播平臺的收入主要靠吸引圍觀者打賞送禮物,然後直播平臺和主播分成。

“直播亂象的産生主要是部分主播在名利的驅使下,對於粉絲熱度和經濟利益的追求。”宿華説,同時某些平臺為了經濟效益、吸引用戶,縱容了用戶的不當行為。

網絡直播的屬性決定了監管的難度,包括圖片、文字、視頻內容中都可能存在不良信息,對監管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互聯網研究機構艾瑞分析師郭成傑説,直播行為瞬間發生,難以預判和及時攔截,不良影響擴散速度快。另一方面,直播房間多,一個平臺就有幾千到上萬個,監管空白和漏洞多。“映客”CEO奉佑生説,“映客”直播的審核團隊近1200人,但峰值在線主播數量15萬,與主播群體相比,審核團隊仍顯不足。

用舉報和技術手段讓直播守規矩

網絡直播是一個全民共享平臺和社群,為草根“造星”提供平臺,準入門檻低。

然而,涉黃等低俗事件給網絡直播行業蒙上陰影,亟待規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提出,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應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具備與其服務相適應的技術條件,應當具備即時阻斷互聯網直播的技術能力。對於違反《規定》及其他法律法規的互聯網直播服務使用者,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將其納入“黑名單”,禁止重新註冊賬號。

“要讓即時阻斷技術和舉報功能真正發揮作用。”朱巍表示,直播平臺應完善舉報功能,當前一些網絡直播平臺設立了舉報臺,但是點擊進去後,“僅有‘廣告不好看’‘內容低俗’這樣的選項,應該提供更便捷完善的舉報通道。”

奉佑生説,在保證常規監管的情況下,通過技術監管可篩選出一些“高危”人群,晚上也要加強對音視頻內容的監管。“六間房”CEO劉岩等表示,除了主播自身加強自律,更主要的是直播平臺要落實主體責任,切實落實“黑名單”制度,對不良記錄者在所有平臺應禁止直播。

宿華表示,隨著《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的執行落實,靠低俗內容,打“擦邊球”的網絡直播平臺會逐漸被淘汰,整個行業會更加規範。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