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華老字號如何迸發新活力

2016-12-09 07:1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觀念陳舊、服務落後、創新不足等因素嚴重制約企業發展——
中華老字號如何迸發新活力

目前,全國由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多數老字號企業經營情況欠佳,不少老字號甚至處於“僵屍”狀態,空有品牌無産品。在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榜單中,歐美日上榜品牌超過半數,而中國僅有貴州茅臺一家上榜。

為了更好地培育和振興中華老字號品牌,由《參考消息》報社主辦,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共同支持,同仁堂、全聚德、稻香村等老字號企業聯合發起的“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紛紛表示,老字號企業要迸發新活力,必須要把繼承傳統與勇於創新很好地結合起來,在保持優良傳統、産品質量的同時,跟上新形式,積極創新,特別是在創新當中,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滿足百姓需求,做到精準發力。

反差促成反思

“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新聞發佈會提供的最新信息顯示,目前,全國由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有1128家,只有同仁堂、全聚德、東阿阿膠、稻香村、中茶集團等20%-30%的老字號企業處於不斷發展壯大中。除此之外,多數老字號企業經營情況欠佳,10%的企業更是慘澹經營。

“相比國外許多老字號企業,當前我國老字號企業的發展正處於一種堪憂的狀況。”《參考消息》報社總編輯張鐵柱分析説,國外的老字號企業通過強強聯合、産品創新等途徑把百年老店變成享譽全球的品牌。在連續多年發佈的世界品牌百強榜單中,歐、美、日上榜品牌超過半數,其中很多都是老字號企業,“這種鮮明的反差令人深思”。

張鐵柱認為,目前我國老字號企業的發展一方面受困于體制和觀念滯後,阻礙老字號的改革創新;許多老字號企業因循守舊,體制落後,冗員嚴重,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長期分離,滿足於現狀,不謀求新發展,缺乏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體系,缺乏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

另一方面,産品和技術陳舊,制約老字號的價值提升;面對多樣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一些老字號企業提供的産品,從品種、工藝到包裝幾十年都沒有變化,無法適應現代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市場逐漸萎縮。

此外,資金短缺、人才流失等問題也降低了老字號的發展活力;目前,我國大部分老字號企業規模較小,融資渠道狹窄,長期以來設施設備、技術手段都沒有更新改進,使得優秀人才大量流失,社會上的人才又難以引進,導致老字號企業職工年齡大、文化水平低、創新能力較差,企業內在發展活力嚴重缺乏。“如今,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傳統老字號發展的觀念已經不合時宜,不注重運用自己獨有的老字號文化去塑造品牌、宣傳品牌,終究會造成品牌價值和品牌效益逐步減少。”張鐵柱説。

改革帶來機遇

近年來,隨著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開放程度的深入,老百姓的消費行為得到了快速升級。但我國大部分老字號企業仍普遍處在價格競爭階段,無法提供滿足龐大需求的品牌産品,導致消費者紛紛出國血拼、海淘代購。

“當前經濟新常態下的供給側改革給老字號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的主攻方向,需要各方面加強協同,“首先,企業在把産品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推進的過程中,要提高標準,嚴格監管;其次,國家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可以惠及企業;第三,要打擊假冒偽劣,凈化經濟環境,破除地方保護主義”。

此外,國家鼓勵創新,提倡“互聯網+”,也給老字號企業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侯雲春説,老字號企業要把繼承與創新很好地結合起來,線上線下要相互結合,使老字號在新形勢下,更加發揚光大。

“老字號在把握供給側改革良機的同時,政府部門也必須轉變職能,助力老字號振興。”商務部研究院外資部主任馬宇表示,供給側改革需要轉變政府職能,盡可能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主導性作用,減少政府對市場的不當干預,或對企業的不當管制,政府通過深化改革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提供一個更規範、更透明的市場,才能有利於老字號企業的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最近幾年來,隨著品牌競爭成為各國經濟競爭的焦點,國家開始高度重視老字號發展,大力倡導品牌強國戰略。特別是今年5月1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促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名牌,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關鍵工作之一,便是推動中華老字號傳承升級,支持企業培育新品牌。隨後,《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若干意見》《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相繼出臺,宣佈實施“品牌基礎建設工程”“供給結構升級工程”“需求結構升級工程”三項重大工程。

在剛剛結束的G20峰會上,作為“國禮”贈予各國嘉賓的《合禮》中,我國放置了杭州老字號“王星記”的折扇、“方回春堂”的精油和“老萬年”的絲巾,無不凸顯了老字號的價值與地位。這也讓一度因為跟不上市場經濟發展速度而沉寂的老字號,迎來了重佔國內市場和登上國際舞臺的機遇。

創新才有生命

“振興老字號要依賴創新,並把創新放到振興老字號工作的首位。”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為,只有發揮工匠精神,在市場競爭中加快創新步伐,才能真正振興中華老字號。

如今,一部分老字號已經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並在保持優良傳統、産品質量的同時,跟上了新形勢。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陸建國介紹説,過去同仁堂的門店只在北京,“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現在門店有2000多家,其中在海外就有100多家。在傳統丸散膏丹的基礎上,對配方也進行了二次科研,將中藥劑型增加到27個,滿足了市場的新需求。

東阿阿膠在産品的開發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課。據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峰介紹,為了開發新産品,東阿阿膠立足中華文化來創新,比如“桃花姬”阿膠糕,靈感就來自於元曲《秋夜梧桐雨之錦上花》。如今,這款産品的銷售額已接近5億元。

稻香村的創新則不僅僅體現在對傳統食品的改造上,還有銷售方式的變化。稻香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廣軍介紹説,稻香村在銷售方面實現了“互聯網+”,今年的月餅銷售旺季,通過互聯網銷售的月餅達2億多元。

姚景源認為,推動老字號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不僅需要多方共同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老字號企業還需在企業文化上,加強自身品牌建設。近兩年來,中國品牌評價在國際上取得的突破,也給老字號的振興在品牌價值方面掃清了障礙。

“品牌評價給企業帶來了明顯的益處,評價結果有利於企業提升品牌競爭力,這給中華老字號的振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介紹説,此前,國際上的品牌價值評價不分行業、類別,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按照這個評價機制,中華老字號很難同歐美發達國家的大企業抗衡。

可喜的是,2014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技術管理局通過決議,決定成立ISO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由中國承擔。通過實踐探索,我國創新地推出了行業分類評價和産品品牌價值評價體系,客觀公正地體現了老字號企業的價值,解決了老字號的品牌價值評價難題。為了振興老字號,劉平均也建議社會各界要增強對老字號品牌的意識,共同關注品牌,培育品牌,保護品牌,宣傳品牌,營造品牌發展的良好氛圍,從而提升老字號品牌的競爭力。(記者 吉蕾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