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經濟日報:快遞業在提速中變革

2016-12-12 07:3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眾多業內人士眼裏,“雙11”購物節是整個快遞物流業一年一度的“高考”。

今年的“雙11”正好遇上快遞企業上市潮,圓通登陸A股,中通成為阿裏巴巴後赴美上市募資規模最大的中國企業IPO,順豐、申通均已過會,韻達進入流程,2016年也因此被稱為快遞企業的“資本元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雙11”的提速對行業意味著什麼?

技術支持提升效率

“我用申通和中通,往年‘雙11’總會有部分地區收到警示:這裡已經爆倉,不要再發我家了。但今年真沒有,最多延遲兩天,都能發貨。”網店店主江流的感受和許多賣家頗為相似。數據顯示,從簽收時間看,2013年“雙11”包裹簽收過1億用了9天,到2015年提速到了4天,今年則進一步提速到3.5天。

速度的提升來自各個環節的“技術支持”。在分撥環節,韻達位於上海青浦區的分撥中心上線了國內首條全自動分揀流水線,長約200米左右的流水線有300多個托盤,每小時可以處理2萬餘票快件。依靠智慧分單,自動流水線的準確率達到了99.9%,還將原來200人的人工壓縮到了30人。

在倉儲環節,機器人和自動化流水線同樣高效運行,“人找貨”變成了“貨找人”。在菜鳥的廣州智慧倉庫,日處理商品件數達到百萬級,生産一個包裹最快只需要3分鐘。在傳統需要2000人的倉庫,運用自動化流水線後,作業人數可以減少到500人以內。智慧倉儲解決方案提供商斑馬技術亞太區垂直市場解決方案主管斯圖爾特·斯科特表示,中國企業對智慧倉儲技術的興趣“水漲船高”:“拿RFID技術來説,在2015年的調研中,還僅有40%的受訪者對這項技術感興趣,但現在這一數字已經翻番。”

在運輸環節,技術同樣武裝到了每一個“毛孔”。今年順豐給包括臨時車輛在內的每位司機裝上了APP,包括堵車、意外等在路上發生的一切都在監控之中。應用智慧調度技術,可使快遞公司每輛車月行駛公里數達到4萬公里,普通物流運輸車輛的月行駛公里數只有8000公里。

數據的協同讓快遞業對“雙11”的整體應對更加順暢。“在‘雙11’前3個月,我們就預測到了每家快遞公司在全國每一條線路上的包裹量,幫助快遞公司做到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菜鳥技術專家王子豪説,通過多地分倉、就近配送、路徑優化、電子面單和智慧分單,電商快遞配送開始實現“單未下,貨先行”。

不過,速度並不代表著利潤。沈飛是某知名快遞公司在北京望京一個網點的加盟商,他告訴記者:“‘雙11’並不賺錢,北京同城快遞,一單的利潤只有3角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物流服務商也坦承:“‘雙11’對物流企業的數據處理能力和現場協調能力是一種提升,但並不能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利潤和客戶,今年我們以各種理由拒絕了不少業務量暴增的客戶,因為知道熱鬧只是一個禮拜,剩下的事和我們沒什麼關係。”

産業變局倒逼轉型

“今年是各快遞企業市場最焦灼、競爭最慘烈、挑戰最大的一年。”快遞專家趙小敏的話點出了背後的原因。隨著快遞企業上市潮來臨,快遞企業成為公眾公司,其各項業務數據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手握重金的快遞巨頭們,也在通過“雙11”擠壓整個市場。今年“雙11”期間,“三通一達”的份額普遍比去年全年提升4%左右。上述物流服務商也表示,重投資正在越來越強地影響市場。“不管硬體還是技術改造,能投得起的企業越來越少,投不起效率就上不去。雖然現在只是奔跑速度有差異,但二三流的公司未來會退出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中通快遞方面在IPO後披露的信息顯示,其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購買土地使用權、分揀中心建造、購買分揀設備、擴張自有的大容量卡車以及包括IT信息系統投資等一系列用途。圓通則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將在4年後擁有50架飛機。

“三通一達”的厲兵秣馬,也是對未來行業出現天花板的未雨綢繆。電商市場的增量正在不斷放緩,以“雙11”為例,從2012年至今,增速從165%下滑到今年的32%。圓通在其上市資料中也提及,快遞收入主要來源於電子商務用戶,業務結構較為集中,如果未來電子商務行業增速放緩,其經營業績的持續快速增長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從這個角度看,快遞巨頭的明天還來自産品的結構升級和價格分層,甚至對原有處於主流的加盟制的“打破”。中國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快遞公司會通過提供有區隔的服務來提升利潤空間,比如對不同時效的産品收取不同費用。“這也是國際四大快遞公司一貫採用的方式,此外還要拓展包括冷鏈在內的多元化發展方向。”徐勇説。

快遞公司的精細化運營和數據的打通,也為未來加盟制的變革做好了準備。趙小敏表示:“快遞公司要對原有網絡架構和運營模式實行自我革命,建立更注重利益分享的加盟模式,實行差異化的合夥模式,同時選拔和培育加盟合作企業獨立發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