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在深化改革中釋放“光熱”

2016-12-12 12:29 來源: 青海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
在深化改革中釋放“光熱”

臨近入冬的柴達木盆地,寒風凜冽,遠處的山巒上已見晃動的雪影,一個漫長的冬季來了。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內“四小龍”之一的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依然持續著“夏日”的沸騰。園區內的青海日晶光電有限公司的各條生産線呈現一派繁忙景象,從上千度的高溫中生産出來的産品,似乎還帶著余溫就“走”出了生産線,進入市場來到用戶手裏。

公司總經理林松霖説:“去年這個時候,正是公司完成一期工程面臨投産,園區各企業正經受著工業下行的‘寒流’,自己的企業前景真是生死難料。一年發展下來,企業走得順風順水,説到底,是全面深化改革扶著園區的企業從持續的‘寒潮’中走了出來”。

林松霖的一番話説到了點子上。從去年冬季延續到又一個冬天的到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在千方百計幫助企業緩解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中,主打全面深化改革“牌”, 以深化改革催生活力驅趕“寒流”,隨著各項改革措施在園區企業落地生根,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依託深化改革釋放的“光熱”,為各園區輸入了發展動能。

據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工作人員張曉慶介紹,試驗區圍繞“三去一降一補”做文章,以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改革政策要實為軸心,推動各項改革措施在企業發展中顯露成效。

“去産能”成為深化改革的“當頭炮”。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的辦法,制定了“去産能”的配套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化解過剩産能。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與試驗區管委會多管齊下、鋪路搭橋中,海西化工建材有限公司在把曾經一度堆積如山的水泥製品在外省區找到“買家”後,騰出資金“砸”在市場熱銷的水泥産品上,企業立馬呈現起色;青海發投鹼業和青海崑崙鹼業公司借化解7萬噸庫存純鹼的沉重壓力中,既拓寬了自己的産品市場,又將過剩産能換成了增強動能的“真金白銀”。

“去杠桿”、“降成本”在試驗區成功種出“試驗田”。通過推進柴達木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改革,進一步提高法人股東的持股比例,同時優化股權結構,提升法人的治理水平,形成形式靈活、結構規範、運行科學、治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在不斷增加市場份額中,服務“三農”發展更加到位。

為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完善了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制度,進一步減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清理規範仲介服務,建立了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優化辦事流程,降低了行政體系對企業造成的效率損失,取消調整了一批制約經濟發展,束縛企業活力和創造力的行政審批事項41項;降低交通運輸成本,推動鐵路與企業運輸戶之間的聯絡,實現了企業原材料與産品運輸的直接辦理,減少了不合理的物流環節,實施工業産業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海西工業企業和運輸車輛給予減免50%通行費的優惠支持;降低綜合物流成本,鼓勵製造業與物流聯運發展;降低企業用電價格,推動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降低土地資源成本,實行有保有控的産業用地政策,合理利用存量土地、荒廢地,到目前,共計為産業發展供地20宗574余公頃。

與此同時,積極尋找差距“補短板”,通過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培育發展新産業、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提高了資本的産出率,在申報的百項改造提升工程和百項創新工程項目中,目前15個項目已列入省雙百改造創新項目的大盤子。

只因有了深化改革帶來的巨大動能,今年前三季度全州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佔全市增加值的近半江山。(記者 劉法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