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四川經濟澎湃綠色動力

2016-12-14 13:29 來源: 四川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德昌風電場是中國首個山谷風力發電場,也是四川首座風力發電場。(資料圖片)記者 何海洋 攝

12月10日,成都東郊。首批成都造東風標致4008在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工廠交付。48位車主除見到新鮮出爐的成都造東風標致車外,還見到一座綠色環保工廠。

同一天,位於成都高新西區的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像往常一樣,迎來送往一波波參觀者。作為西門子在德國本土外的第二家數字化工廠,這家工廠承擔著研發和生産西門子核心自動化産品的任務,為四川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樣板和經驗。

兩大場景,契合我省加快先進製造強省建設提升經濟綠色化的戰略部署。

近年來,我省把推進綠色發展融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推進“兩個跨越”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穩中有進的四川經濟,綠色動力澎湃。

引導增量做加法 加速構建綠色低碳産業體系

“十二五”收官之年,四川經濟大盤有兩個耀眼的數據:全省經濟總量躍上3萬億元臺階;服務業在三次産業佔比中,首破40%。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兩者之間聯絡密切。“經濟總量躍上3萬億元臺階,意味著四川要加速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才能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而服務業的躍升性變化,則是經濟結構優化、質效提升的重要表現。”在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鄧翔看來,兩大變化都昭示四川經濟發展應加速提升經濟綠色化程度。“更需要加速構建綠色低碳産業體系,提升經濟的綠色成色。”

專家的期待正加速實現。

前三季度,我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高於同期GDP和一、二産業增速。服務業佔GDP比重達44.1%,比上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全省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服務業在規模上做加法,工業在結構上做優化。

12月8日,首列“四川造”空鐵列車在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下線,這是我國首列商品化新能源空鐵列車。此前一週,四川軌道交通産業項目在宜賓開建,項目投産後,預計近期年産值將達50億元……

除軌道交通産業外,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車等産業也加速發展,形成工業經濟的新增長點。“工業比重佔全省GDP的50%左右,要有綠色‘GDP’,工業經濟的綠色非常重要。”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陳新有介紹,近年來,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高端成長型産業加速發展,佔比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省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9.4%,增速高於全省工業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目前,我省工業經濟大盤中,七大優勢産業佔比80%以上,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佔比17%左右,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我省還加速推進中國製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強省,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與燃機、高效發電和核技術應用、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節能環保裝備和新能源汽車等十大重點領域,啟動實施智慧製造等一批重大工程,率先建成西部製造強省和中國製造西部高地。“高端産業意味著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較高的附加值,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鄧翔認為,在工業生産上,加速推進先進製造強省,推進製造的智慧化、自動化,是提升綠色經濟的另一抓手。

主動淘汰做減法 持續優化提升生産方式

水電廠運行智慧化、設備檢修智慧化、梯級電站調度智慧化……12月12日,國電大渡河公司的智慧企業展示中心讓首屆智慧企業創新發展峰會與會代表嘖嘖稱讚。“開發的能源是綠色清潔的,生産方式更應該智慧、綠色。”國電大渡河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説。

鎖定能源源頭和生産方式過程,也是全省推進經濟綠色發展的“靶心”。

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認為:“能源的清潔是提升經濟綠色化程度的源頭。如果能將我省豐富的清潔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將對四川經濟的綠色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四川是全國最大的水電基地,截至目前,水電裝機容量近7000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佔80%。此外,我省天然氣資源豐富,在勘探、開採和天然氣化工産業設計方面,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我省提出,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和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34.2%,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8.7%。

生産方式的綠色如何實現?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是重要路徑。

不久前,投資1億元的普州奶牛養殖場種養循環經濟示範園竣工投産,項目配套了與奶牛養殖規模相適應的檸檬種植基地、蚯蚓養殖基地等,示範園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率達100%。

無獨有偶,在崇州,30年前為“撿個鹽巴錢”的稻田養魚煥發生機——不僅減少近一半化肥農藥的使用,還讓米質更好、售價更高,增加單位面積稻田的收益。“農牧結合、種養循環,是全省現代農業著力的重點。”省農業廳廳長祝春秀如是説。

走出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工廠的參觀者則對低碳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工廠工業污水零排放,涂裝車間前處理採用硅烷工藝後,重金屬和磷離子實現零排放。衝壓車間噪音控制在83分貝以下,焊裝車間實現無輔料損耗、無飛濺、無粉塵。“做好增強新動能加法的同時,更要做好淘汰落後産能的減法,加速推進節能降耗,為新興産業發展騰挪空間。”陳新有介紹,過去3年我省淘汰生鐵、粗鋼落後産能分別達328萬噸、375萬噸。前三季度,我省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佔比下降、增速回落。

創新引領做乘法 加快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一輛攜帶10余公斤重包裹的無人機,從成都郫都區鵑城站起飛,8分鐘後抵達德源鎮永光村,並在離地1米處懸停,完成自動卸貨後自主返航——這不是科幻小説中的描述,而是前不久京東無人機完成西南地區首單配送的場景。無人機當“快遞小哥”,折射出科技進步對綠色發展的貢獻。

毋庸置疑,科技創新、技術升級是經濟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鄧翔認為,堅持創新引領,以技術進步和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在提升經濟綠色化程度上將發揮“乘數效應”。

創新為經濟發展增“綠”的好消息在工業戰線頻傳:攀鋼集團公司投入4億元左右的高爐渣提鈦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該技術可從鋼鐵生産過程中的廢渣中提取二氧化鈦,減少工業廢棄物排放的同時,又增加二氧化鈦産品;東方鍋爐技術中心的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讓燒煤比燒天然氣還清潔……

創新企業的加入,讓四川經濟的“綠色”更足。上半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2700家以上,創新型企業總數達1600家以上,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創新成為經濟保持中高速、産業邁向中高端的重要支撐。

創新成果的轉化,讓四川經濟的“綠色”更正。近3年來,全省以18億元的財政投入,引導全社會投入200億元,組織實施1500項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品702個,帶動上下游産業實現産值1.2萬億元以上。

未來五年,圍繞五大高端成長型産業、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七大優勢産業,四川將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製造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15個專項,實現到2020年,組織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00項。

創新資源的匯集,讓四川經濟的“綠色”更多。以成都為例,上半年引進的162個重大項目中,創新型項目44個,佔比超過四分之一;新設的119家外資企業中創新型企業佔26家,其中創新型企業註冊資本8.73億美元,佔全部新設外資企業註冊資本的46.5%,佔比高於去年的8%。

四川經濟的“綠色”未來,將更加耀眼、奪目。(記者 董世梅 陳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