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結構化森林經營技術規程”等兩行業標準通過審定

2016-12-16 14:31 來源: 林業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在中國林科院組織召開標準審定會,對中國林科院林業所惠剛盈研究員組織制定的“結構化森林經營技術規程”和“結構化森林調查設計技術規程”兩個行業標準進行審定。

審定委員會由北京林業大學教授趙秀海,河北農業大學教授黃選瑞,國家林業局造林司高級工程師蔣三乃、天保辦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永紅,中國林科院華林中心研究員孫長忠等單位的7位專家組成。國家林業局科技司標準處負責人主持審定會。

會上,編制組詳細彙報了兩個行業標準的制定情況。審定委員會對兩個行業標準內容進行逐項審定,經過討論,一致認為《結構化森林經營技術規程》標準提出了森林結構化經營策略,明確了森林結構化經營方向的確定方法以及林分空間結構調整技術,對優化調整森林結構、提升森林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結構化森林經營調查設計技術規程》對結構化森林經營調查設計的方法、要求和作業設計文件的內容進行了規範,確定了經營措施設計和要求。兩個標準的編制以理論研究為基礎,經長期經營試驗驗證,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完成。經營理念先進,調查方法科學、技術措施合理,作業設計內容完整,可操作性強,符合我國當前森林經營的實際。審定委員會一致同意該標準通過審定。

結構化森林經營理論與技術是中國林科院林業所惠剛盈研究團隊于1999年立項,于2007年正式提出,包括經營目標、理論基礎、經營原則、數據調查與分析體系和結構調整技術等。在“基於空間結構優化的東北天然林經營技術研究”、“西南山區退化天然林恢復與經營技術試驗示範”、“西北華北森林可持續經營技術研究與示範”、“基於空間結構優的森林經營技術推廣”等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課題和國家林業局推廣項目的支撐下,在我國東北的紅松闊葉林區、西北松櫟混交林區和西南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區中進行了大面積的試驗示範和推廣。目前,已建立了每木定位監測樣地100余塊,試驗示範林5360畝,推廣面積達到了92萬畝。前期研究取得眾多科研成果和大面積長期經營試驗驗證為標準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國林科院)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