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戶一檔,公共服務“私人定制”

2016-12-17 07:4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貴州玉屏縣民情信息管理系統覆蓋全部人口
一戶一檔,公共服務“私人定制”

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教育局的姚源橋,今年到朱家場鎮魚塘村進行為期一年的駐村工作。第一次駐村,對村情不熟悉,讓來自農家的姚源橋心裏也不免忐忑。

才放下行李,他便要拽著村支書去村裏轉轉。孰料,村支書一把將他按在辦公室的椅子上,打開電腦上的民情信息管理系統:“你先了解下整體情況嘛!”雖然以前聽説過這個系統,但一點開,老姚還是驚呆了:全村8個村民組286戶人家,從家庭綜合信息、經濟狀況到存在的困難、外出務工情況記錄得清清楚楚。

數字化系統讓群眾情況更清晰,幹部工作更有譜

“一戶一檔、一事一表,駐村幹部全面了解當前群眾需要什麼,主要困境是什麼,國家惠民政策如何落實,駐村幹部急需幹什麼。”玉屏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蔣新成説。

玉屏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舒坦介紹,民情信息管理系統共收錄34項村級建設情況,每戶一檔,涵蓋家庭成員信息、經濟信息、結對幫扶情況等10個大項的內容。目前,玉屏縣已建立了3萬餘戶的“家庭檔案”,實行動態化、常態化、信息化管理,依託該系統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記者看到,系統內有縣裏鄉鎮所有村民組村民的家庭檔案,包括飲水是否存在困難、住房是否為危房等等以及家庭經濟信息、存在的困難及需要幫扶的事項,還列明結對幫扶信息和幫扶規劃、措施、目前成效等。系統還將留守兒童、孤寡老人信息以及近日有所更新的信息單獨列出。

姚源橋在系統的指引下走訪了貧困戶,各種幫扶項目也有條不紊地實施。

收集民情與為群眾排憂解難相結合,促幹部作風轉變

民情信息管理系統肇始於精準扶貧工作的推進。舒坦介紹,“每家貧困戶的信息都要建檔立卡,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更新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縣裏開發了民情信息管理系統,以利於動態掌握各項民情信息。”現在,系統中信息不僅是貧困戶,還已經達到了玉屏縣人口全覆蓋。

這一戶戶的資料,均是通過駐村包戶幹部挨家挨戶走訪問詢獲得的。“這督促村幹部、駐村幹部沉下身子,摸清群眾需解決和反映的事項,幫助協調解決群眾生産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舒坦説,“在採集常規信息的同時,重點了解致富帶頭人、困難戶、信訪戶、計生戶等情況,特別是留守兒童(孤兒)、孤寡(空巢)老人情況,並逐個核查核實,確保採集信息準確無誤,做到不漏戶、不漏人,實現全覆蓋。”

系統建立後,村幹部、駐村幹部負責對其中村級“同步小康信息庫”信息進行採集更新,一季度一上報。鄉鎮進行綜合分析,對比指標尋找差距,明確工作重點,對症下藥,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如該系統曾顯示亞魚鄉沙子坳村現人均年收入為4950元,與實現小康的指標差距2050元,鄉鎮黨委政府根據系統分析並結合沙子坳村實際,鼓勵村民發展黃桃種植,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實現了脫貧增收。

打通信息傳遞壁壘,黨委政府與群眾訴求面對面

民情信息管理系統以網絡管理為平臺建立幫扶日誌,實現信息更新、自動匯總分析、全程跟蹤。村幹部及駐村幹部每天在幹群連心室上網簽到(電腦IP地址捆綁),把群眾困難事項的處理結果及實地圖片上傳到管理系統,縣領導及黨建部門可隨時登錄管理系統了解幫扶情況。

蔣新成表示,依託民情信息管理系統,全縣要求駐村幹部深入農戶訪民情,針對排查出的問題,及時上傳到系統中,建立駐村工作隊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化解及信息直報速報機制,“目前,民情系統已成為黨委政府體察民情的‘溫度計’、幹部服務群眾的‘觀察窗’。”

民情信息管理系統既是領導幹部掌握基層民情信息的平臺,同時也是群眾訴求的處理平臺。在民情檔案管理中實行“一戶一頁、一事一表、一組一冊、一村一檔”,方便各級黨委政府和駐村幹部全面了解群眾需求、困難,知道該幹的是什麼,做好跟蹤服務,推動基層幹部從“對上負責”向“對下負責”的轉變。

2015年,玉屏縣所有副縣級幹部及縣直各部門全面完成了“訪遍貧困村貧困戶”工作,駐村幹部通過摸排走訪後收集群眾訴求,協調爭取各類幫扶物資、資金共計1800余萬元,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4500余萬件,惠及群眾5萬餘名。(記者 郝迎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