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福建邁入“e治理”時代

2016-12-20 08:55 來源: 福建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公共安全平臺開啟大數據社會治理新格局

12月16日,廈門市思明區戶籍人員王某向市交通局運管處提交網約車申請,出租車管理科副科長張曉陽將其個人資料信息錄入後,向廈門市城市公共管理服務平臺提交公安背景審核申請,十分鐘後,系統立即顯示:王某曾因多次吸食毒品,于2006年9月20日被當地派出所列管。根據相關規定,王某不具備開網約車資格。

原來,平臺根據有關部門規定的“網約車”司機準入條件進行設置,只要輸入審查對象姓名和身份證信息,就能實現快速審核,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張曉陽告訴記者,除了準入審核外,12月5日起運行的這個新系統還可實現對網約車的事中、事後監管,網約司機一旦出現違規違法情況即自動産生預警提示。

2016年6月,廈門市順應社會治理迭代式發展的需要,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在全國率先建成集數據融合、業務協同於一體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臺”,走出了一條數據大融合、業務大協同、治理大聯動的社會治理新路子。該平臺具有風險大數據分析、資源一張圖展示、治理問題協同化、應急處置數

字化等四大功能,目前已對接17家單位的33個專業系統,實現了公共安全管理從應對性向預防性的轉變,從單一治理向綜合治理的轉變。在視頻監控板塊,匯聚了車站碼頭、城市主幹道、高空全景等具有跨部門共享價值的監控圖像1000多路,每個監控點位都在電子地圖上精確顯示;在軌跡信息板塊,平臺運用GPS定位技術對全市危爆車、110、119等特種車輛以及出租車、公交車等營運車輛的分佈情況、行駛軌跡實時監督,發生緊急情況時,能第一時間獲取位置信息。通過這個平臺,不僅政府部門能夠輕鬆完成業務協同,公眾也能便捷參與。市民想要反映問題,無論何時何地,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通過“廈門百姓”手機APP客戶端上報。

12月14日15:40,市民林志輝通過“廈門百姓”APP反映,在同安區西柯鎮西福路,有個貨櫃箱長時間放置在交通要道,影響行車安全。廈門市城市公共管理服務平臺受理後,立即與同安區相關部門取得聯絡。12月16日,平臺得到反饋:同安區交警大隊已派人前往處理,迅速排除了這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據了解,該平臺試運行以來,已完成協同任務3.7萬多起,每日處理超過200起。配套平臺建設研發的“廈門百姓”APP7月份上線至今,已擁有實名註冊用戶近10萬人,上報了公共安全風險隱患3000多條。在“九八投洽會”及國慶等大型活動和重要節日安保工作中,平臺新研發的重要安保管控預警模塊,通過GPS、GIS等技術的運用,結合可視化手段,先後729次發現進入禁行區域的重點車輛併發出精確預警。目前,平臺在橫向上,聯結了公安、城管、建設等56個政府部門;縱向上,對接各級網格化信息平臺;

對外,與“i廈門”“廈門百姓”等網絡政民互動平臺鏈結,以此構建了市、區、街鎮、社區四級聯動,政府與公眾內外貫通的協作共治體系,使各級部門特別是基層組織和社會公眾解決問題的途徑更順暢更高效。

數據共享構建“e治理”新模式

12月19日,莆田市涵江區涵東街道蒼然社區網格員李靜像往常一樣,帶上平安宣傳材料,與同事一起深入社區開展入戶宣傳,並且對流動人口信息進行採集。蒼然社區共有三名網格員,她們的日常工作力求“入戶走訪服務到位、現場糾違勸導到位、信息採集錄入到位、重大事項報告到位”。居民們想在社區辦證、蓋章,也可以通過網格員預約,享受上門服務。

人在“網”中走,事在“格”裏辦。涵江運用“互聯網+”手段,按“整合資源、優化配置、科學管理、服務便民”理念,創新提出“大機制、大平臺、大隊伍”的“三個一”網格化社會治理服務模式,大大節約了行政成本,強化了政府管理服務職能,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將龐大的社會結構通過以社區網格為單元,從而實現在物理空間上的細分管理,曾是福建網格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行之有效的手段。網格化碰撞網絡化,在互聯網幾乎覆蓋每一個角落的今天,福建在實踐積累和探索的基礎上,形成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e感便知的“e治理”新模式。

“e治理”立足網格化的基礎優勢,適應網絡化的形勢,從打通部門之間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入手,發揮信息的價值,讓信息多跑路,從而實現社會治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的高效、精準和便捷,實現e感便知的快速反應機制,促進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

豐富的信息數據是福建“e治理”得以實現的核心要件。目前,全省98%的城市社區和76%的農村全部實現了網格化,共劃分網格10.76萬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2.33萬名、網格協管員42.28萬名,就像神經元一樣遍佈在城鄉大街小巷,敏感而豐富。

如何讓這些豐富的數據成為決策依據?為打破數據圍墻,建設覆蓋全省的“e治理”信息化支撐體系,我省出臺了《關於加快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和社區服務窗口整合建設的實施意見》《全省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技術方案》等,依託省市二級平臺、省市縣鄉村五級穿透使用、網絡互聯互通的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奠定“e治理”信息化基礎。試點先行,打通分散在部門、地區之間的信息數據壁壘,激活沉澱的數據,事關民生焦點熱點的公安、民政、人社、住建、衛計等11個省直部門作為數據匯聚的試點部門已進行並聯。目前,省級平臺已匯聚首批11個省直部門數據1.52億條。此舉在全國尚屬先例,得到中央網信辦的充分肯定。

讓省級綜合平臺上的數據回流到需要的領域,是福建“e治理”的重要特徵,也是數據價值的用武之地。綜治負面清單信息管理平臺、大數據緝毒實戰平臺、法院執行指揮系統和“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平臺等專項治理平臺,經過綜合平臺分析出的數據成為急先鋒和排頭兵,發揮了精、準、快的效用。

10月25日,平潭流水鎮的林先生花半小時,就在流水服務中心辦好了購房遷入業務。“原先辦購房遷入必須到區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現在,區公安局把購房遷入、工作調動戶口遷入等13項戶籍業務下沉到流水服務中心,在家門口就能辦,方便、省事。”林先生很滿意。

作為“全島一中心”的有機組成部分,平潭規劃建設15個鄉鎮社會服務管理中心,流水服務中心是首個示範點。按“全島一張網、全島一平臺、全島一中心”的思路,平潭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實現數據匯聚、數據下沉,擠掉公共服務的繁文縟節,讓便民服務更高效便捷。

基於信息化對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考驗和要求,福建“e治理”把實現社會服務作為重要的內容。面向公眾、開放共享的一體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整合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通過優化再造服務流程和平臺,推行“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目前,政務服務已下沉鄉659項、下沉社區168項,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記者 林麗明 閔淩欣)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