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天津提高清潔取暖比重讓冬季供暖更清潔

2017-01-01 14: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天津1月1日電(記者 張華迎)燃氣供熱比重由2010年的0.4%提高到38%,熱電、燃氣等清潔能源供熱比重由31.7%提高到78.7%……近年來,隨著供熱鍋爐煤改燃、煤改電等民生工程的實施,天津市的集中供熱能源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主要以燃氣和熱電聯産為主,燃煤鍋爐供熱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

供熱鍋爐煤改燃  污染少了清潔多了

兩年多前,每當臨近採暖季,住在南開區西湖村供熱站附近的居民都很鬧心。因為供熱站裏配備的是燃煤爐子,採暖季來之前,供熱站就要進7萬多噸煤,即使站內設立了封閉的煤場放置這些燃煤,粉塵、煤渣等帶來的污染卻還是難以避免,再加上每次進煤時的噪聲很大,給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

“他們晚上什麼時候進煤,進了幾車我都知道,聽得可清楚了。一進煤我家就沒法開窗戶,要不家裏就是一層灰。”鄭女士的家與供熱站只有一路之隔,當時,她和鄰居們都盼著這個供熱站能儘快改造。

鄭女士清晰地記得,2014年冬季,這一狀況發生了改變。就在這一年,西湖村供熱站完成了供熱鍋爐煤改燃工作。供熱站負責人李芙蓉介紹説:“以前沒改造的時候鍋爐房挺臟的,冬天運行的時候都是煤,改成清潔能源以後比以前乾淨多了,大夥的工作環境也改善了。”

住在供熱站附近的天津市民王浩説,供熱站實現了“煤改燃”,堵心的黑煙沒了,每天落在窗臺上的黑煤灰也沒了,心情也舒暢多了。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天津一直堅持提升清潔能源供熱方式佔比,越來越多像西湖村供熱站這樣的供熱單位加入了煤改燃的改造行列。

經過努力,天津在2015年已經實現了中心城區無燃煤供熱。天津市建委副主任王連成介紹,中心城區改燃並網工程總投資約80億元,累計淘汰燃煤供熱鍋爐房147座,其中改燃124座,預計每年能減少燃煤消耗374.14萬噸,減排二氧化硫3萬噸,減排氮氧化物1.65萬噸。

挖掘地熱“寶藏” 實現經濟生態共贏

家住東麗區躍進路福陽西裏的劉先生,2016年迎來了首個不用燒煤採暖的冬天,小區附近的一組地熱井成了供暖新熱源。據工作人員介紹,地熱供暖是先將深層地熱水抽出,過濾後通過換熱器、水源熱泵等設備將熱能轉換後,重新回灌到地下,如此循環往復達到供暖效果。

作為綠色清潔能源,地熱在冬季供暖中有著鍋爐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天津蘊藏豐富地熱資源,分佈面積達8700平方公里,約佔全市總面積的80%。近年來,天津市一直致力於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逐漸探索出一條穩定、高效、清潔的地熱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

“截至目前,天津地熱供暖面積已經達到2500多萬平方米,佔全國地熱供暖總面積的25%,地熱供暖面積全國排名第一。”天津市國土房管局地熱管理處處長侯福志告訴記者,今冬供暖季,全市地熱供暖小區(含公建)達367個,受益人口達100萬人。

據介紹,僅通過地熱採暖一項,天津每年相當於代替34.75萬噸原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2.91萬噸,減少排放粉煤塵2779噸、二氧化硫5907噸、氮氧化物2085噸、一氧化碳17.72萬立方米,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推行“煤改電” 告別煤爐取暖

城市家用散煤因燃燒效率低、沒有煙氣凈化裝置、超低空排放等原因,已經成為重要污染源之一。隨著集中供熱覆蓋率的提高和城市散煤治理工作的推進,大多數燒煤取暖用戶已改變了傳統取暖方式。

位於河北區南口路與普濟河道交口的創業樓社區,由於地勢等因素,供熱管網無法延伸進入,導致小區內70多戶居民無法享受集中供熱,居民們只能依靠燒煤取暖。

創業樓樓長孫慶生告訴記者,每到供暖季,樓道內堆積大量的蜂窩煤,不但影響環境,而且存在安全隱患。他説:“就我們這一個樓沒有集中供暖了,好多年了,沒有辦法,還燒蜂窩煤,大夥都想使用集中供熱。”

針對這一情況,創業樓小區所屬的城東供電公司主動與區供熱辦取得聯絡,在2016年供暖季到來之前,提前為這棟樓的居民進行“煤改電”,安裝儲能式電暖器,以保障他們溫暖過冬。城東供電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王偉説,這個樓周圍鋪管網、進暖氣比較難,電採暖不用走管道,適合這種封閉樓棟,2016年2月份就給這個樓供電的變壓器進行了增容,並進行了電路改造。

據了解,類似創業樓社區這樣的例子在天津並不是少數。王連成介紹,為從源頭上加強對家用散煤的治理力度,天津2016年又安排了297.53萬平方米的治理任務,其中集中供熱替代8.07萬平方米,電採暖替代0.65萬平方米,無煙煤替代288.81萬平方米,涉及11個區的6.64萬戶居民。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