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業部:推廣糧改飼 構建新型種養關係

2017-01-02 08:00 來源: 農業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務院印發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廣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發展農區畜牧業。這是中央立足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要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工作措施,抓好政策落實,務求取得實效。

糧改飼是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必然選擇

(一)糧改飼是優化種養結構的有力措施

我國主要糧食品種中,玉米階段性供過於求的問題最突出,調減種植面積的任務最緊迫。《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減5000萬畝以上,青貯玉米麵積增加到2500萬畝。扣除2015年已有約900萬畝基數,“十三五”期間青貯玉米麵積要增加1600萬畝左右,糧改飼將為玉米種植面積調減做出30%以上的貢獻。從畜産品方面看,我國人均牛羊肉和奶類佔有量分別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和1/3,是今後市場需求增長最有潛力的品種。好牛吃好草,當前發展草食畜牧業,優質飼草料不足是主要制約瓶頸之一,實施糧改飼正好補齊了這塊短板。據測算,糧改飼面積達到2500萬畝,可以保證我國農區奶牛都吃上優質青貯飼料,肉牛和肉羊規模養殖場的飼草料結構也將大幅優化,實現牛奶質量全面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牛羊肉增産160萬噸等目標都有了基本保障。

(二)糧改飼是重構種養關係的有力措施

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我國農業一直在圍繞“吃飽”做文章,種植業首先要滿足口糧需求,畜牧業處於從屬地位,只能用剩餘的糧食和農副産物作飼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但直到1990年,全國糧食産量中用作口糧的比例仍高達67%,飼用量僅佔10%左右。進入新世紀後,我國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升,人均口糧消費持續下降,飼料糧消費快速增加。2004至2015年,我國糧食總産量增加1.52億噸,其中玉米佔63%,這是適應糧食用途變化的第一輪種養關係調整,生豬和家禽規模養殖快速發展是主要驅動力。未來5到10年,我國口糧消費每年預計減少100萬噸左右,豬禽養殖對玉米的需求增長也趨於平穩,而牛羊養殖對優質飼草料的需求進入快速增長期。推廣糧改飼,將部分籽粒玉米改種為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料,就是要堅持需求導向,按照為養而種的原則,需要啥就種啥,推動種養關係進行第二輪調整,構建糧草兼顧、農牧結合、種養一體的和諧格局,這是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必然選擇,是大食物觀落到實處的重要體現。

(三)糧改飼是提高種養效率的有力措施

據測算,與籽粒和秸稈分開收穫、分開利用相比,每畝全株青貯玉米提供給牛羊的有效能量和有效蛋白均可增加約40%,生産1噸牛奶配套的飼料地可以減少0.1畝以上,豆粕用量減少15公斤,精飼料用量減少25%,秸稈用量增加23公斤;生産1噸牛羊肉配套的飼料地可以減少3.5畝以上,豆粕用量減少210公斤,精飼料用量減少40%,秸稈用量增加220公斤。使用全株青貯玉米,還可以使我國奶牛的平均單産從目前的6000公斤提高到7000公斤,肉牛肉羊的出欄時間明顯縮短。總的看,推廣糧改飼,既減少玉米等能量飼料種植的耕地需求,又減少豆粕等蛋白飼料的進口依賴,還有利於提高牛羊養殖生産效率,帶動秸稈等資源循環利用,同步提高種植和養殖兩個産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糧改飼試點取得顯著成效

2015年,農業部會同財政部在10個省區30個縣啟動糧改飼試點,以青貯玉米為重點推進草畜配套,引導種養結合發展。2016年,試點範圍擴大到“鐮刀彎”地區和黃淮海玉米主産區的17個省區,試點縣達到121個。從兩年試點的情況看,糧改飼有力拉動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和畜牧業節本提質增效,實現了種養雙贏。

(一)促進玉米去庫存和種植增收

據統計,2016年試點地區落實糧改飼種植面積677.9萬畝,其中全株青貯玉米613萬畝。按照每畝籽粒玉米産量1000斤測算,共減少籽粒玉米67.8億斤,佔試點地區玉米總産量的7.3%。全株青貯玉米平均畝産2.9噸,每噸收購均價365元,畝均收入1058.5元;籽粒玉米平均畝産538公斤,每噸收購均價1320元,畝均收入710.2元;糧改飼為農民畝均增收348.3元。

(二)促進牛羊養殖增産增效

試點地區共補貼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料1923萬噸,覆蓋奶牛213萬頭、肉牛90.7萬頭、肉羊202萬隻。據調查,原年産奶6噸左右的奶牛飼喂青貯玉米後,日均産奶量增加3公斤。肉牛飼喂青貯玉米後,日增重提高約0.4公斤,出欄時間縮短30天以上,飼料成本降低900元左右。肉羊飼喂青貯玉米後,飼料成本降低40元左右。

(三)促進種養結合循環發展

落實的糧改飼面積中,養殖場流轉土地自種、種養一體化經營的比例達到30%,遼寧、新疆等省區超過60%。養殖場利用一體化經營優勢,將牛羊糞便還田用於青貯飼料種植,減少化肥用量40%以上。試點地區青貯飼料聯合收穫機等現代裝備加快普及,“耕、種、收、貯”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大幅提高。

兩年的試點表明,糧改飼在種植和養殖兩個環節都體現出了明顯的優勢,對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減輕糧食收儲壓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項符合農業現代化發展方向、順應市場規律、受到農民普遍歡迎的好政策。

加快推廣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

“十三五”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優化種養結構、構建新型種養關係的戰略機遇期。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思路、強化措施,力爭在現有基礎上,每年擴大糧改飼面積500萬畝,減少籽粒玉米50億斤,增加優質青貯飼草料1500萬噸。

(一)把握原則有序推進

一是堅持以養定種。飼草料生産的最終目標是滿足牛羊養殖需要,必須按照草畜配套、産銷平衡的原則組織生産。根據實際需求確定糧改飼面積,確保生産出來的飼草料銷得出、用得掉、效益好。二是堅持因地制宜。糧改飼的重點是發展青貯玉米。但不能搞一刀切、全統一。必須充分考慮各地資源條件,尊重種養雙方意願,合理選擇適宜品種。燕麥、高粱、黑麥草、苜蓿等都可以作為選項。三是堅持規模種植。建設現代飼草料生産體系,規模化種植是前提和基礎。要把流轉土地自種、訂單生産等種養緊密結合的生産組織方式作為優先支持方向,鼓勵開展專業化、集中連片的飼草料種植。

(二)針對問題完善政策

目前,我國種養業規模化生産水平不高,飼草料收儲能力不足,技術配套應用滯後,推廣糧改飼還面臨不少困難。要在現有政策框架下,開拓思路、創新方式、綜合施策,解決三個瓶頸問題。一是加快推動大型收儲設備普及,解決規模化問題。要在落實好農機補貼政策的基礎上,探索引入金融租賃和融資租賃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購買大型收儲機械,提供租賃服務。二是加大金融服務支持力度,解決流動資金不足問題。青貯飼料集中收儲,全年使用,需要佔用大量流動資金,許多養殖場和專業收儲企業反映資金壓力較大。要綜合運用貸款、貼息等金融政策,探索以圈舍、畜群等實物作為抵押申請貸款的可行性,加大對養殖場和收儲企業貸款貼息力度,解決融資難、財務成本高的問題。三是加快技術集成推廣,提高種收貯用效率。要高度重視實用技術推廣和普及,組織專家圍繞飼草料品種篩選、種植、收穫、加工、使用等環節,開展技術培訓、推廣和示範。

(三)聯絡實際抓好落實

今後一個時期,圍繞落實好中央扶持政策,重點要抓好4個方面工作。一是放活基層,激發地方創造力。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糧改飼政策落實要堅持資金到省、任務到省、責任到省,允許地方自行確定補助標準、對象和程序,給予地方充分的自主權。二是精準管理,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以補助資金受益對象為起點,沿著飼草料種植面積、生産方式、産量、效益和養殖戶使用效果這條主線,對試點基本情況實行精準統計,建一本明白賬,確保補助資金到場到戶。三是加強監督,全面實施項目考核。建立“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結賬”的全程管理制度,在飼草料種植和收儲等關鍵節點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在收儲工作結束後開展總結驗收和考核評估。四是總結模式,加強宣傳擴大政策影響面。圍繞種養一體化、生産服務社會化、飼草料品種多元化等內容,走下去把好模式、好經驗、好效果摸上來,通過新聞媒體加強宣傳推介,形成推進糧改飼的良好輿論環境和氛圍。

(作者係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主任)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